第一百四十一章(2 / 2)

陳澤默最近則有些低落,因為找他寫作業的那些數學係的學生都被他們老師給掛掉了成績,沒人再敢投機取巧,他以後沒有免費的教材和作業做練習了,得自己花錢買書。

做完作業,黎陽去考了駕證,然後花二千二百馬克買了輛二手車,買到車的當天就跑了一趟回收市場,買了一堆電子零件回來。

很快就到了約定的時間,因為這次章老師隨同企業一同來德,黎陽特意去機場接人,等待的時候,他神情稍微有些恍惚,仿佛自己前不久才從這裏出來,轉眼就變成接人的那個了。

他們這一趟來了二十多個人,黎陽見到了頭發花白的老師,幾年沒見,自是感慨不已,同行的人熱情的跟黎陽一個勁的道謝。

來的這個企業黎陽還有點印象,不太大,是跟他母校有合作的,不過沒有輪到他去做調查,名字還是有點熟悉的。

黎陽接上老師去往德國工廠,隻等著簽訂合同之後再動手。

雖然是淘汰下來的機械,但是開出來的價格並不便宜,因為向他們表示感興趣的企業和廠家不少,一天之前還有人給他們打電話詢問。

不管咋樣,企業還是咬著牙把簽下了合同,黎陽和陳澤默等人加上企業自己帶來的技術人員,開始有序的檢查機械設備。

因為國內之前有不少買回去機器用不了的情況,有了教訓,大家現在都很謹慎,企業的人要求自己操作機器,德方人員立刻去察看剛簽訂的合同,表示上麵沒有這一項,然後雙方又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最後德方工廠讓步,但是購買機械設備的企業要負擔實驗機器時產生的各種費用。

檢查還沒結束,隨行而來的翻譯不知道是水土不服還是吃壞了東西,上吐下瀉,不得不緊急就醫。

接下來的流程可能會慢下來,但是超過合同約定的時間就算是違約,要麵臨著巨額的罰款,企業找黎陽幫這個忙。

說實話,黎陽的水平還代替不了翻譯,他聯係徐露露,這位師姐非常可靠,放下電話後很快就過來救急。

和技術人員商量好之後,黎陽等人對機械設備做好標號記錄,開始拆分。

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而機械種類和數量又不少,黎陽和陳澤默他們不得不晚上畫圖,白天幹活,因為時間緊急,徐露露和企業的管理都要動手。

緊趕慢趕,總算是沒有落下進程,將所有箱子裝到船上時,大家才長長的出了口氣。

這些天,黎陽他們這樣年輕的還好,像是章老師本來身體就有些小毛病的,鬆口氣之後,差點一屁股坐在地上。

企業的管理人員緊緊的握著黎陽他們的手,萬分感激他們的出手相助。

雙方分別後,黎陽他們回去痛痛快快睡了半天,再次給海城打電話的時候,譚廠長對他提出了表揚,說是農機廠收到了那家企業的感謝信和錦旗,廠裏決定給他們每個人發了一筆獎金。

這才回去幾天……黎陽心裏想,這辦事效率是真的快!

假期裏,其他人都去打工,黎陽和陳澤默還有徐國華一直關在地下室,他們按照設計圖改動了好幾個型號的逆變器,通過最初實驗的隻有兩個,還有幾個複雜的檢測這裏做不了,得想其他的辦法……

才到這裏幾個月,人生地不熟,學校放假,黎陽首先想到的是老師,他最熟悉的就是卡爾教授了。

正好手裏有教授的電話,黎陽試著撥打過去。

結果是非常令人高興的!

卡爾教授和他的合作夥伴在郊外有自己的實驗室,是非常規範的科學研究基地,不是黎陽他們的地下室能比的。

黎陽他們三個帶著東西過來,一個逆變器在實驗中出現了毀壞,另外一個雖然成功了,但是得到的數據也跟預想的有差距。

卡爾教授並沒有幹涉他們的實驗過程,直到結束,才問道:“這是你們自己設計的?”

黎陽點點頭,“還是半成品……”

“很好。”聽了他們的研究思路,卡爾教授道:“這種串聯的設計不錯,已經成功了一半,要盡早提交專利申請,保護好你們辛苦的果實。”

黎陽三人愣了一下,接下來都高興壞了,這無疑是對他們研究和學習的肯定,接下來要更加努力!

在學校時,卡爾教授接觸起來並不是多麼熱心的人,但是這次不僅借實驗室給黎陽他們用,還主動提出讓他的秘書幫忙準備申請材料。

黎陽表示感謝的時候,卡爾教授說也需要他的幫忙,希望黎陽能夠幫他在國內尋找一位朋友。

黎陽答應下來,但是等他拿到那張發黃的照片時就愣住了,照片是兩個勾著肩膀的少年,栗色頭發的那個他不認識,黑色頭發的那個可不就是年輕時候的許琰老師。

而他曾經見過跟這張照片一樣的另一張,就擺在許琰老師的辦公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