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此情報放在一邊趙構看向下一份情報,這一份是關於民生的,正如邢秉懿所說,現在開封米價八貫一石,來開封逃難的百姓很多都吃不上飯。趙構看完這則情報就想起了《潼關懷古》中的名言: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逢此戰亂年代,人口流失是很嚴重的,每餓死一人對大宋的國力就是一分傷害。這還隻是京城開封,其他各地的狀況可想而知。搖了搖頭,趙構看向下一份情報。
這份情報趙構就比較感興趣了,是這次開封保衛戰前後宋金兩個陣營的傷亡對比。看著第一次金軍進攻後的傷亡對比,那兩個數字怎麼看怎麼覺得紮眼。第一次交手宋軍傷亡兩萬,而金人隻死傷了一千多。二十比一啊,宋朝軍力竟羸弱至此嗎?
趙構想起現代曾有人做過軍力對比的統計:在秦朝時,秦軍對少數民族作戰的死傷率是一比二,略占上風;到得漢朝這個比例就放生了變化,是五比一,在漢景帝時期,斬首匈奴百人以上就可稱為大勝了;到了唐朝,對外的作戰傷亡比例沒有減少還增加了不少,為十比一左右;宋朝則是發展到了二十比一。
本來趙構還不太相信,覺得這個數據太抽象化,畢竟根據曆史資料來判斷實際數據並不科學,但是眼前的事實他不得不相信了。趙構看著眼前的情報默默地思考著:“看來宋朝的軍隊確實需要革新了,再不改變,我日後用誰去統一天下?嶽飛、韓世忠、宗澤等雖是名將,但是手底下的軍隊,除了嶽飛的嶽家軍算是精銳,其他兩軍也就和邊軍戰力差不多,有可能實際搏殺的時候還要差一點。”
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主公?……主公?”“嗯?”趙構抬頭看了眼來人,發現是李牧於是問道:“本王剛才在想事情,沒有注意到,怎麼了牧之,找本王有事?”李牧答道:“主公是否有時間見一下先生?先生說有重要消息要報與主公。已經等了有一小會了。”
“哦?先生來了?快請先生進來吧。哎,也怪本王,想起事情就忘了別的了。”趙構自嘲的笑道,李牧聽後便退了出去請李邕。待得趙構收拾了下桌案,拿起茶杯喝了口茶,便見李牧帶著一名披鬥篷的人一起進入,進來後李牧關上了門。來人掀開了鬥篷,李邕並沒有用張邦昌的身份,跪下磕了個頭道:“臣李邕見過主公。”
趙構繞過書案到得李邕身邊扶起李邕道:“先生快起來,牧之說先生找本王有要事,不知道是何事?”李邕麵色一沉說道:“今日和主公分開後,臣便回了張邦昌的府上,正準備熟悉下府內的環境,就接到了皇上傳來的聖旨,要臣和肅王一起前去金營為質。恐怕有一段時間不能為主公效力了。”
趙構聞言平靜的說道:“先生無需擔心,此去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一切小心為上。明日我會派牧之給先生幾個錦囊,在先生遇到不好處理的狀況的時候可以看看,會有幫助的。最後,有一句話請先生記住,本王絕不會派某個大臣前去聯絡先生,切記。”
李邕了然的點點頭,從新披上帽兜走了出去。看著李邕退下,對李牧說道:“牧之,明日你去偏僻地找一大點的宅邸,招募一些難民,最好是那種一個人的,沒什麼親人的,要青壯年。”“是,屬下遵命。”李牧答道。隨即也告退出去,趙構想了想,感覺沒什麼事情了,慢悠悠的向邢秉懿的院落走去。月光照在趙構身上,是那麼的安詳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