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上山,上山,上山(15)(1 / 3)

我先說說我一個朋友的經曆,他學習勤勉,資質上乘。他的人生選擇可能更加有借鑒意義。我的這個朋友(這個朋友曾經數次出現在我的文章中,大家也許可以猜到他是誰)本身學理科出身,考運不佳才來學審計。理科基礎好原來對學會計也有幫助,我視如蛇蠍的數學經濟學(經濟學老師每次考試動不動就要斬落二三十個人頭,實在也算心若蛇蠍),他都從容以對。我們在大學的幾年,一直是很好的朋友,出於對他的了解,他決定考研我一點也不意外,在當時的環境下,找工作已經不那麼容易,考研算是很好的一種考慮。當然,那個時候誰也不知道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將會如何。我們那幾年考什麼都在一起,但是麵對考研裏的數學,我還是打了退堂鼓。中間備考的艱辛我就不說了,本身也隻是一個旁觀者,說也說不出什麼,最終他靠著自己的天分和努力順利考上了我們學校的研究生。由於我這篇小文並不是關於如何讓人考上研究生的,所以這隻是故事的開始。

研究生的三年,在課程設置上很輕鬆——我一直不太理解為什麼中國的研究生要三年——完全可以縮減到一年,不知道是不是出於緩解就業壓力的考慮。現在我來說說他的三年是怎麼度過的。

我當時馬上就要離開“火車驢拉”前往北京,所以我們部門急需一個接替者,全職願意做薩班斯的人不好找,於是我的領導放出話說,兼職的也可以。我覺得這也算一個曆練的機會,就把這個朋友推薦了過去。沒想到他一直做了一年多,做得還相當的不錯,臨走的時候還拿到了一個傑出貢獻獎。我覺得這樣一個工作機會,給他的決不是簡曆上麵的兩三筆這麼簡單。當時我們用Oracle(甲骨文係統,一種主流的ERP係統),同事之間的紙麵交流全部都是英文完成的,不時的會有來自北京和新加坡的同事來給他做培訓。他所學到的,其實是一個對真實商業環境的感覺和一些良好的工作習慣。我相信他學了一肚子的理論知識,也確實需要一個學以致用的機會來相互參詳。

說到這裏,我需要辯明的是,我並沒有希望所有考上研究生的小朋友全都去“火車驢拉”做兼職,估計“火車驢拉”也承受不了這樣的負擔,我的意思是,你考上了研究生,有了三年的緩衝時間,那麼,或早或晚,最好能找一個學以致用的機會,去感受一點真實的商業氛圍。

我們現在招了好幾個實習的小朋友,全都是本科即將畢業或者研一研二的學生。他們進來的時候,我就說得很清楚,我並不期待他們能在這裏學到什麼複雜的審計技術,掌握多少稅法知識——這需要係統的學習和相對漫長的時間,所以這些不是對實習生的要求,我希望他們能在這幾個月裏學習到的,就是一些基本的sense。sense這個詞不太好解釋,那就認為它是領悟的意思吧,希望你能在一個真實的商業環境裏,領悟一點基本的東西,比如,和同事的交流,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準確理解上級的意思……這些都是在學校這樣相對封閉的環境中無法學到的。

還有一點就是,我希望小朋友們能在實習的這幾個月裏學習一點良好的工作方法。有了這樣的工作方法和習慣,不管今後到哪裏就業,你所呈現出來的,都是曾經接受過嚴格係統的訓練,那麼,比起那些背景純淨的同年,你是不是可以占到一點先機?

現在再來說說他第二年做了些什麼——他去考注冊會計師。事實證明他的決策是多麼的正確,前幾天新的注冊會計師考試辦法出台,我看罵聲一片,我想他得知這個消息,當然不會幸災樂禍,但是也會為自己沒有浪費時間而感到欣慰。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備考過程我不多說了,相信他的感悟良多。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不離不棄的堅持。我畢業很多年了,對人生也有了一點自己的看法,覺得隱忍和堅持的確是成功的關鍵,大部分的情況下,你最想要放棄的時候,其實也是最接近成功的時候。而且他在考注冊會計師的同時,並沒有耽誤學業的精進,其間還幫助我的一位大師兄——當時已經是副教授了,完成了一本學術著作並付梓出版,雖然那本書注定了不是暢銷書,但是每次路過書店,看到自己的學術體會也能占據一個小小的角落,想來心情一定不錯。

我聽到很多小朋友都在抱怨學會計專業的艱辛——要終生的學習,不能有些許的停頓。我覺得其實這都是懶惰思想在作祟——在給自己犯懶找借口——不是我不好,而是專業不好。我們不妨做一個簡單的測試,大家可以扳著手指算一算,除去那些偏重技術的理工學科,在社會科學的範疇裏,有幾個專業是資曆越高,價值越高,可以作為安身立命的本錢的?我相信大多數人都能把會計專業包括在內——你該相信這就是終生學習的好處,因為別人休息的時候你在辛勤的投入。就算不把這個問題拉到如此的高度,那麼按照老肖的話說,至少當會計的不會得老年癡呆症——你看,這樣的教育意義就現實多了,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