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上山,上山,上山(13)(3 / 3)

八 看山看水的境界

在現場的時間很緊張。我的主要任務不在於做測試,而是需要不停地和管理層進行溝通和解釋。那個財務總監趙大姐原來是學煤炭的,我想她對財務的認識不一定比我對煤炭的認識更高明。每次和她交流,我都盡力用最通俗的語言來解釋,為什麼她需要提供給我真實完整的數據。

這一點,始終是困擾我的地方。這位大姐還算是比較通情達理的。我曾經遇到過一個江浙地區的老板,趕上了一個不錯的機會,靠著精明的頭腦有了自己的公司。有個阿拉伯的富商,看上了他的這個工廠,請我們去做盡職調查。我想我確實是盡到職了,但是的確調查不出來什麼,因為那個老板不願提供任何財務信息,不過話說得很坦誠,“提供真實的財務資料,實在是一件冒險的事情”——若是並購不成,都是一個領域的同行,將來競爭起來決非占便宜的事情。這樣的理由沒什麼可指摘的,我想可能並購和被並購的雙方,還需要更加坦誠的交流。對於審計師而言,千裏迢迢跑到對方企業,跟人家說明白為什麼要被並購,實在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

客戶給我們的現場時間隻有兩周,我們麵對的,是過去三年的支離破碎的財務數據。很多重要的科目根本沒有相應的流程,在日常的操作上非常隨意——當然這個情況對於審計師而言是個好事——不會發愁報告寫無可寫。

記得我還在K記的時候,做了很多內部審計外包的案子,那些客戶在本行業都有赫赫的聲名,客觀的說,內部控製的體係做得全都是一流的水平。我們做了大量的測試,但是往往什麼問題也發現不了,對於企業,當然是值得額手稱慶的事情,但是我們出報告的時候,往往會有點尷尬。

這樣的現象,其實可以佐證我對薩班斯法案的見解——對於成熟的國際企業,重大的舞弊往往來自於最有話語權的階層,而非日常的操作層,隻因為這些企業優秀的控製係統,往往把一個人的權限最小化,或者分層化,同時佐以嚴密的控製,發生惡意舞弊的幾率相應會大幅度的降低。

你可以這樣理解,一般情況之下,一個人如果說了一句謊言,可能他需要說更多的謊言來圓這個謊;但是在嚴密的內部控製係統的監督下,何時說謊以及說什麼樣的謊,並不能完全由他控製,要是他說了別的謊,會自動觸及一個機關,天空中會忽然閃過一道霹靂將其劈焦;或者,他想說一個謊,還需要遊說別人和他一起說謊,有時得像諸葛亮遊說東吳一般,把事情搞得無比的複雜,讓人連說謊的心情都沒有了……

我帶來的小朋友們,很多都是第一次經曆這樣的陣仗,壓力之下不免沮喪和困惑。我把酒店裏的會議室也租下來,作為集體加班的場所,我看有些人偷偷地歎口氣。這樣的歎氣聲,讓我不由自主地笑了。

我想,人生的循環,可能就是這樣,開始的時候,會對工作的事情抱以很美好的願景,所謂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還記得當初我剛剛被D記錄取,意氣風發之下,眼中所見,耳力所及,全部都是D記的光芒萬丈,有人說一句D記的不好,就恨不能長出三味真火將其變成燒烤。後來參加了工作,懂得了一點人情世故,失望的情緒總會慢慢滋生和蔓延。原來金碧輝煌的宮殿,也會變成破敗不堪的大水法,慢慢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我進了D記,歎氣的小朋友進了我們公司,一段時間之後,總會看到不合時宜的東西。不能改變,就隻能歎息。於是心心念念的跳槽,其實現在看來簡直是浪費時間,好端端的捷徑不走,等於又把已經經曆過的山水境界重新走一遭。到了我這個年紀,人生的方方麵麵,全都曾經滄海,被客戶、領導和自己折磨得聲色不動、心如止水,於是一切虛幻全都如露亦如電。我作如是觀的結果,就是很自然的“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我自己經曆過了一個完整的循環,所以也盡力去理解小朋友的感受。那段時間,當我們加班的時候,小婕常常站起身來回房去,過得好久才轉身回來,燈下依稀看得出淚痕宛然。我當時不好問,事後隨便問問,原來是測試不順利,工作做不完,所以回房去哭鼻子,把被子和枕頭全都哭濕再回來。

對此,我很理解,自己當初在K記夜戰的時候,周圍一個人都沒有,窗外已經微露曙光,自己這裏卻還千頭萬緒,不知如何是好,那時的絕望和彷徨,的確值得一哭。不過,我想,這是每個人需要經曆的一個關口,經曆過去了,就會變成你自己的經曆。這其間的變化,並不隻是簡單的動詞換成名詞。

後來,我聽小婕說她帶隊下客戶,也能談笑間客戶灰飛煙滅。我想,她曾經經曆的一重山,兩重山,乃至無數山,都會被她一點一點拋在身後,變成過往的記憶和人生的經驗。

第六章彈指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