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氏,即顓頊,又號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於窮桑、後遷都於商丘,打敗共工氏之後定都於帝丘(今濮陽),[16] 並將黃帝陵墓由河北涿鹿遷至河南荊山。顓頊是黃帝的次子昌意的兒子。顓頊高陽氏也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梁莊鎮。

高辛氏,即帝嚳,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於亳(今河南商丘)。帝嚳乃玄囂之孫[17] ,顓頊高陽氏的堂兄。帝嚳陵墓所在地位於商丘睢陽區高辛鎮。

青陽(氏)二世,即帝摯,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於沁陽(今河南焦作沁陽市),帝摯為帝嚳長子,即位之後為政不善,讓位於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勳(即帝堯陶唐氏)。陵墓位於陽穀(今山東省聊城市陽穀縣北)。

陶唐氏,即堯,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於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後遷都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帝堯為帝嚳第四子,帝摯的四弟。帝摯為政不善,禪位於他。另外,鯀禹治水、後羿射日等傳說就發生在陶唐氏時期。陵墓位於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富春鄉穀林。

丹朱,定都於丹水(今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舊稱丹水縣,古時為陶唐氏長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為帝堯長子,帝堯臨終前,因丹朱不肖,堯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領姚重華為繼承人。帝堯死後,姚重華為其守孝三年,並將皇位讓給了丹朱。丹朱為政不善,三年後還位於姚重華。陵墓位於河南省濮陽市範縣辛莊鄉丹朱村(丹徐莊)。

有虞氏,即舜,分別於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於蒲阪(今永濟),帝舜為黃帝裔孫。以孝聞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動天”的主人公。繼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兩處:山西運城舜帝陵和湖南寧遠舜帝陵。

夏後氏,夏後禹,即大禹,先為有崇氏,後為夏後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陽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後遷都於陽翟(河南禹州)。禹為黃帝嫡係裔孫,是治水英雄夏後鯀的兒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於浙江省紹興城東南會稽山麓大禹陵。

大禹崩逝後,子夏後啟繼位,遷都於安邑(今山西省運城市夏縣西)夏朝建立。古代中國部落聯盟製時代結束。龍山文化時期告終,中國進入中央集權化奴隸製國家時期。

注:所謂“三皇五帝”是曆史學界專家們對中國上古時期所有部落聯盟首領的概括性簡稱,並非確指。

本表所注在位年限依據【中華史表】及【三皇五帝年表】推定。

年表意義:本年表是自民國時期以來第一份完整的關於中國上古時期的世係年表。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部敘事體年表。本表將紀年與記事相結合;以原【三皇五帝年表】及【中華史表】為藍本,將上古時期列位部落首領的氏族號、尊號、在位年限、親屬關係、都城及葬地都一一予以完整記錄,方便讀者參考及查證。本年表對未來考古學界與曆史學界研究中國上古曆史有著重要推動作用。

皇帝含義

皇,“皇”像太陽一樣光輝燦爛。[18] 人皇最為尊貴。羲皇,媧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稱皇不稱帝。壬有水德,其人龍身,丁有火德,其人鳳凰。故皇乃龍鳳合體,尊貴無比。

帝,人皇之妻丁生有一子,曰戊,戊娶癸,癸+戊u003d帝,合文曰帝。丁生戊,曰“成”,故名成湯,成湯也自稱武王,成湯生於任城,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其人土德。

夏,帝之子曰甲,娶妻己,己+甲u003d夏。

殷,夏之子曰庚,娶妻乙,乙+庚u003d殷。殷朝與早期商朝不同,是盤庚遷都後建立的,盤庚為了突出自己的地位,遷都後自稱“殷”。

商,殷之子曰丙,娶妻辛,辛+丙u003d商。商朝建立的較早,燧人氏在商丘建立的,屬於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