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試比較屈原與莊子的浪漫主義異同。
莊子和屈原浪漫主義比較(要點):
(1)相同點表現在:
首先,想象豐富而奇特。
莊子想象豐富,構思奇特,選象組象,大膽誇張,波詭雲譎,意境雄闊,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如《逍遙遊》中的大鵬展翅圖景寫來異常雄闊。
屈原想象豐富,構思奇特,體現在大量運用曆史故事和神話傳說方麵。
其次,濃厚的楚文化色彩。
莊子更多地從思想內核上,體現出楚文化的色彩,如對道家思想的發揮,逍遙、等萬物、齊生死等觀念;
屈原則大量運用了楚國的地名、物稱、方言、口語等,使全詩具有鮮明濃鬱的地方和民族特色。
(2)不同點:莊子浪漫主義充滿哲理。莊子善於通過形象的比喻和情節性強的寓言故事說理,將文學與哲理熔為一爐,使深邃的哲理形象生動,充滿情趣。《莊子》自言寓言占十分之九,現在統計有180餘則。這些寓言想象豐富,生動形象,增強了文章的浪漫色彩和說服力、感染力。
屈原則形象思維豐富,文學性強,哲理性弱。
其次,在語言上,《莊子》善造新語。,如、“渾沌”、“造化”、“誌怪”、“小說”、“寓言”、“運斤成風”、“遊刃有餘”、“邯鄲學步”、“東施效顰”等等,至今還廣為運用。在諸子中成就也最高,不僅嘻笑怒罵,激情澎湃,氣勢磅礴。
屈原則善於從民間語言中如方言、口語吸取養料。此外,屈原突破了《詩經》以四言為主的格式,汲取南地楚歌的韻調和句式,采用散文化的長句,以六言為主,長短相間,靈活多變,創造出一種比較自由靈活的新詩體,擴大了詩歌的表現力。
4.論述屈原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屈原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要點):
(1)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國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的開創者,他的詩歌標誌著我國詩歌創作由民間集體創作向作家個人獨立創作的新時代的真正到來。
(2)他強烈的愛國思想、高潔的品格和為追求理想而九死不悔的執著精神,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千百年來,在反抗強暴、伸張正義、維護祖國尊嚴和利益的鬥爭中,人們總以他為榜樣,從他的為人、品格中獲得鼓舞和進取的力量。
(3)他的精神品格熔鑄成的動人魂魄的詩篇,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進步的作家。賈誼、司馬遷、李白、杜甫、文天祥、龔自珍、魯迅等人,對黑暗現實的揭露和鞭撻,對民生疾苦的關注,無不是屈原精神的繼承和發揚。
(4)他開創的重幻想的浪漫詩歌傳統,豐富了我國文學藝術的表現力。《離騷》問世以後,“風”、“騷”並稱,被視為我國古典詩歌的典範和論詩的最高準則。
(5)他發展了《詩經》的比興手法,使之與主體融合,情景交融,形成一係列獨立的意象,在詩中起著象征、寄寓的作用。這種“寄情於物”,“托物以諷”的表現手法,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古代詩歌的創作水平,為後世作家廣泛繼承。
(6)楚辭參差的句式,衝破了《詩經》的四言格式,為五、七言詩的創製鋪平了道路。他創造的楚辭體這一文學樣式還直接催生了賦這一新的文學體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