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應了段家財後,莊古瞞著公婆和媳婦,跟著段家財做起了抬棺手的職業。段家財做過好些年的棺材手,自然對這一行了如指掌,他專門朝一些地域富裕的鄉鎮奔波,那裏死人後埋葬所得到的紅包可是平時的幾倍之多,而且有些富貴的人入殮後會放入生前喜愛物品隨葬,比如名畫古玩,寶石翡翠,璞玉花瓶等等,如果其中能斂到幾樁,那可真是不得了了。
當然,入殮時棺材手是不能靠近在身邊的,以前經常發生一些棺木莫名被盜,除了那些懂得聞望摸切風水寶地的盜墓賊之外,人們總是以為棺材手幹的事,因此抬棺者背了個大黑鍋,後來就不給棺材手在旁邊了。棺材手偷盜祭品的說法也逐漸平息,後來有一種人偷盜祭品是人們防不勝防的,那就是入殮師,懂得其中棺木裏是否有財氣,那就靠入殮師的本事了。
不過入殮師知道棺木內是否有財物是易如反掌,用不著跟那些賣命的盜墓賊這般搏命,入殮師仗著身份特殊,可以輕而易舉地從中作梗鑽空子。在遺體入殮棺木時有個特定程序遵照,那就是這邊的民風習俗都有一個傳統的入殮儀式,入殮,封棺,安置孝思堂,禮成幾個步驟。期間在入殮時,孝眷拜奠,親朋好友跪拜,焚燒入殮祝文,孝眷三跪九拜瞻仰逝者遺容之時,棺木是開著的,可以看清逝者容貌,周身穿戴,入殮師趁著這個空擋必然知道棺槨內是否放置有死者生前貴重物品。
了解棺內是否有值錢財物後,入殮師如果要身先士卒地當夜就揮舞著鐵鏟刨人家棺木斂財肯定不行,因為他的嫌疑最大,整個過程也就他一個局外人知道,當然那些吃裏扒外反目成仇的狐朋狗友孽子之類的不提。不孝子敗家子半中途沒錢用了把老子的墳刨出來找值錢財物當去吃喝嫖賭是常有的事。
入殮師要保證自己的身份廉潔,六根清淨,財色不沾,取得死者家人和周圍人一致認可,這才足以當上一個合格的入殮師。不過入殮師要是和盜墓賊同流合汙中飽私囊,那就另別論處。段家財正是看中了這條生財之道,這才萌生了貪圖棺木死人錢財的歹念。
之前段家財曾萌發轉行當入殮師的念頭,隻不過諸多顧慮,怕是別人起了質疑,躊躇不決。他決定另謀蹊徑,找個更名正言順的幌子做突破口。
而鄰村有一個入殮師,此人叫做歿叱名!
他也附近這一帶有名的人兒,隨師父幹了入殮師五六年,年紀也不大,他做入殮師的經曆竟是與段家財極為相似,可謂匪夷所思。歿叱名是外地人,也是經過一個鄉鎮時,攜帶的盤纏不慎被盜,來的目的也是尋求一份工作謀生,他自幼讀過幾年書,懂一些知書達理的常識,為人聰穎好學,家庭背景是木匠門第出身,隻因家中發生變故,斷了承襲木匠的牌匾,二十多歲的歿叱名才出門另謀生路。
家父臨終再三囑咐歿叱名,定要將牌匾東山再起,等歿叱名含淚點頭,方才咽了氣。
歿叱名告辭家裏,決心出外求學,隻不過天有不測風雲,剛出門路過一個鄉鎮便被偷去了盤纏,好不倒黴。在身無分文之際,為了填飽肚子,隻得硬著頭皮挨家竄戶去乞求工作,一個善良的入殮師收留了他,讓他做洗衣做飯的粗活,算是給歿叱名自食其力。這老入殮師已經花甲之年,見這個年輕人勤快肯幹,任勞任怨,心底倒是喜歡,平時沒事時給他講解一些入殮的知識。得知歿叱名身世是木匠之家出身,心靈手巧,聰明好學,便萌生了有收這個年輕人為徒弟的念頭。
歿叱名當時沒有要立誌做入殮師的想法,他父輩畢竟是做木匠的活兒,臨終還有遺言不能實現,寄托與孩子身上。子承父業也算是理所當然,現在歿叱名新手一個,還是一心想要努力工作,先把自己穩定了再重振家業,恢複當年家裏木匠牌匾的盛況。誰知道,每天跟著老入殮師耳染目濡,平時沒事時被叫去跟著做零零散散的活兒,自然也就對入殮師這份工作有了幾分興趣。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出一段時間歿叱名是對這門入殮工作了如指掌了。他平日給老入殮師打著零工,一邊去學習深造木匠技藝。幾年後,花甲之年的老入殮師大不如從前,年邁氣衰,行動蹣跚,有一次在主持入殮過程中,竟然體力不支,轟然在主持儀式中倒進棺木內不起,歿叱名是把老入殮師從死人臉上分開的。那天,年輕的歿叱名代替了老入殮師中斷的入殮儀式。這也是他第一次用入殮師身份主持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