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虧是福
吃虧,意味著舍棄與犧牲。也許會有人認為“吃虧是福”是傻瓜的行為,隻有精神不正常的人或者傻到極點的糊塗人,才認為“吃虧是福”。
其實,吃虧與福在於人去領悟,別人認為的吃虧、糊塗,你自己可能覺得滿足與清醒;你自己以為的吃虧、糊塗,人家會認為你應該滿足、應該清醒。吃虧未必不是福,福是後福的意思。不怕吃眼前虧,以圖來日有一個更長遠、更有利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吃虧人常在”一般有三層意思:人生在世不可能不吃虧,世上難有完全公平之事,有便宜就有虧,總想討便宜不可能;能正確對待得與失的人,是心胸開闊的人,會健康長壽快樂一生;吃虧與不吃虧是相對的,有失必有得,有得總有失。堅毅忍耐、不怕吃虧,體現了一個人的品德意誌和精神風範,是值得人們思索的為人處世之道。
在職場、官場、人際交往中,特別當殘酷的現實需要我們做出舍棄與犧牲時,如果我們能夠坦然處之,能舍棄與犧牲某些利益,學會不去計較這些,失去的大多是物質的和暫時的。吃這樣的虧將有助於我們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博得別人的認同、好感以及友誼,從而在生活中如魚得水,逍遙自在。天底下也不會有白吃的虧。人生苦短,人皆有“百年”之日,窮富終究成一統。人應該常懷平常心,不要去自尋煩惱。人們會記住那些能正確對待得與失的人。
“貪心死得快”一般有四層意思:人對人的了解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人們唯對貪心的人不難認識,要貪必被捉,一個人的政治生命就完結了;貪心之人總是在忙著算計別人,自以為聰明把他人當傻瓜,就會失去人們的認同和尊重,人們便會把他不當人待;貪心之人欲望無盡,總是受多多益善的心理支配,常常會貪昏了頭,做出一些違反規律的事,出問題隻是遲早的事;快樂對人的健康長壽有著重要的影響,貪心之人沒有滿足的時候,是心胸狹窄的人,多半不會健康長壽。世上最愚蠢的是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聰明多被聰明誤。沒有白占的便宜,貪心愛占便宜者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現實中越是不肯吃虧的人,越是可能吃虧,而且往往還會多吃虧,吃大虧,這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規律。那些貪官不甘心吃虧,麵對金錢的誘惑,他們無法克製自己,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自以為聰明,他們把人民給予的權力,用來搞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用來當做自己的生財之道。到頭來為了一個“貪”字丟官罷職掉腦袋,葬送了自己的一切。
人們在日常交往中,免不了有磕磕碰碰的時候,小摩擦小矛盾難以避免,吃虧討便宜也是常有的事。見好處就撈、遇便宜就占的人,每占一分便宜便失去一分人格,每撈一分好處便失掉一分尊嚴。人生之事本就是不平的,學會笑對人生,在夾縫中求生存,在苦中尋樂,才是真正的強者。一旦吃虧便愁腸百結,鬱鬱寡歡,甚至捶胸頓足,一蹶不振,受傷的隻能是自己。“怒傷肝”、“思傷脾”、“悲傷肺”,情誌的變化直接影響髒腑的功能。因貪心引起機體器官的病變,這才是真正的“虧”也。
古人雲:用爭奪的方法,你永遠得不到滿足;但用讓步的辦法,你可以得到比期盼的更多。唯有不計較吃虧的人、不怕吃虧的人,才會在一種平和自由的心境中感受到人生的幸福。隻要不是大是大非的問題,即使真理在握,也可以作點非原則性的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