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活法04(2 / 2)

娟子下崗後,從親戚朋友那兒借了一筆錢,開了一個服裝店。雖然店麵不大,但娟子把裏麵布置得很美,屋裏噴了香水,牆上貼著畫片,桌子上擺著鮮花,魚缸裏還有各式各樣的熱帶魚在遊來遊去。總之,一幅很溫馨的景象,讓人感覺到像是一個家。在朋友們看來,失業對於娟子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她是準備全力經營這個店鋪,肯定要大幹一場了。

但是,店裏的生意並不算太好,比起那些生意好的服裝店來差得很遠。不過,娟子並沒有沮喪,每天仍然是笑臉迎客,給人介紹服裝的質量、風格、特點時也是充滿了耐心。有的顧客在店裏挑來挑去,試完這件試那件,折騰了一個下午卻一件也沒買,麵對這種情況,娟子也不惱怒。她說,盡管看衣服的多,買衣服的少,但這個小店的收入比以前上班的工資還是高許多,她滿足了。而且,貨源都在本市,她可以等關門後再去提貨,不耽擱時間,也不影響生意,更為美妙的是,進貨可以一家人一起去。總之,娟子很滿意目前的狀況。

不過有一點朋友們都不明白。每到周末,娟子都會關門一天,陪孩子和老公出去轉轉,有時候逛公園,有時候逛商場,還有時候去看電影,絲毫看不出生意人那種特有的忙碌樣子。有人說娟子不會做生意、不務正業、貪圖享受,別人做生意是天天在店裏守著,而她卻總是給自己“放假”,做生意這種態度,當然不會好了;也有人認為是顧客少,娟子在店裏耗著也沒什麼意義,索性就出去放鬆放鬆。娟子聽到後,隻是一笑,她說有自己的計劃和標準,便不再多解釋。

在大眾的印象中,做生意的人都是起早貪黑,不停地奔波忙碌。可娟子不一樣,從不趕早開門,每天早上,她都是把孩子送到學校,再去自己的小店。中午,她還會關上門,回家給孩子做飯吃,吃完飯還會和孩子聊一聊。

有一次,朋友問娟子:“你老關門,不怕沒有生意?”

她笑了笑,說:“不會,我每天關門就那麼一會兒,這個時間也是大家忙碌的時間。再說,我一個月就打算賺那麼多的錢,完全沒有必要像別人一樣在店裏耗著。隻要這個月的“賺錢任務”完成了,我就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間長了,大家都知道我的習慣,也不在這個時間來光顧。”

朋友疑惑不解:“你怎麼不想多賺點兒錢呢?”

娟子還是笑:“我得生活呀,如果想賺更多的錢,我必須舍棄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世界上有賺不完的錢,我賺了一萬,還想賺兩萬,賺了十萬還想賺一百萬,什麼時候是頭啊?可是,陪伴家人的時間是有限的,也是最幸福的,遠比賺錢的過程更幸福。”

朋友看著她,什麼都說不出來,仿佛也悟到了什麼。從娟子的臉上,看不出一個生意人的疲憊,有的隻是從容和快樂。

後來,娟子的生意越來越好,可她仍然實行原來的“關門製度”,仍然像原來一樣“不務正業”。

很多時候,人一旦步入社會,就會受到世俗的幹擾,慢慢地忘記自己原來想要的東西,開始隨波逐流,有時甚至找不到快樂和幸福。從娟子身上,我們看到了另一種東西——什麼時候都要知道自己生活的意義。我們熱衷於賺錢,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別人對於錢的態度的影響,別人認為賺錢最重要,於是,我們便瘋狂工作、奮鬥,其實,更多時候隻是為了讓自己在別人眼裏有價值,那麼,我們自己真正需要的,誰又來滿足呢?一個人如果每頓飯都吃一樣東西,就算是山珍海味也會厭煩。同樣的道理,如果一輩子除了賺錢而沒有其他的追求,這樣的人生也一定是單調乏味的。嚐試著放棄一些財富,追求一些其他的東西,讓生命豐富多彩起來,生活也就更有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