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節奏有快有慢,有緩有急。使用快節奏講話往往會使你顯得很心急,情緒不穩,易激動發火,這不利於交談對方的思考和應對,顯得你沒有誠意;節奏太遲太緩,顯得缺乏生氣,沒有信心,影響談話效果;交談語言節奏適度,方顯自然、自信、有力,易於從心理上影響對方,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
在談話時,要想引起對方心理上的共鳴,這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一個人嚐試說服他人、對另一個人有所求的時候,這樣的論點也同樣適用。最好先避開對方的忌諱,從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談起,不要太早暴露自己的意圖,讓對方一步步地讚同你的想法。當對方跟著你走完一段路程時,便會不自覺地認同你的觀點。這個說服的方法叫“心理共鳴”法。
伽利略年輕時就立下雄心壯誌,要在科學研究方麵有所成就,他希望得到父親對他事業的支持和幫助。
一天,他對父親說:“父親,我想問您一件事,是什麼促成了您同母親的婚事?”
“沒有,孩子。家裏的人要我找一位富有的女士,可我隻鍾情你的母親,她從前可是一位風姿綽約的姑娘。”
伽利略又問:“您說得一點也沒錯,她現在依然風韻猶存,您不曾想過娶別的女人,因為您愛的是她。您知道,我現在也麵臨著同樣的處境。除了科學以外,我不可能選擇別的職業,因為我喜愛的正是科學。科學是我唯一的需要,我對它的愛有如對一位美貌女子的傾慕。”
父親說:“像傾慕女子那樣?你怎麼會這樣說呢?”
伽利略說:“一點也沒錯,親愛的父親,我已經18歲了,別的學生,哪怕是窮的學生,都已想到自己的婚事,可是我從沒想過那方麵的事。我不曾與人相愛,我想今後也不會。別的人都想尋求一位標致姑娘作為終身伴侶,而我隻願與科學為伴。”
父親一直沒有說話。
伽利略繼續說:“親愛的父親,為什麼您不能支持我實現自己的願望呢?我一定會成為一位傑出的學者,獲得教授身份。我能夠以此為生,而且比別人生活得更好。”
父親為難地說:“可我沒有錢供你上學。”
“父親,您聽我說,很多窮學生都可以領取獎學金,我為什麼不能去領一份獎學金呢?您在佛羅倫薩有那麼多朋友,您和他們的交情都不錯,他們一定會盡力幫助您的。”
父親被說動了:“嘿,你說得有理,這是個好主意。”
伽利略抓住父親的手,激動地說:“我求求您,父親,求您想個法子,盡力而為。我向您表示感激之情的唯一方式,就是……就是保證刻苦鑽研,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伽利略在與父親的交談中采用的就是“心理共鳴”的說服方法。這種說服法一般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導入階段
先顧左右而言他,引起對方的共鳴或興趣。伽利略先請父親回憶和母親戀愛時的情況,引起了父親的興趣。
(2)轉接階段
逐漸轉移話題,引入正題。伽利略巧妙地通過這句話把話題轉到自己身上:“我現在也麵臨著同樣的處境……”
(3)正題階段
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想法。伽利略提出“我隻願與科學為伴”,這正是他要說服父親的主題。
(4)結束階段
明確向對方提出要求,達到說服的目的。為了使對方容易接受,還可以指出對方這樣做的好處。伽利略正是這樣做的。
選擇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任何一個話題都可能成為人們談論的對象。隻要我們時時留心,處處留意,都可以發現好的話題,比如體育比賽、小說、影視、烹飪、天氣、名勝風光、電視節目、流行時裝、暢銷書、熱門話題、個人嗜好、個人的特殊經曆等。
初次與陌生人開始交談是最不容易的,因為你不熟悉對方的性格、愛好,而時間又不允許你作更多的了解。這時宜從平淡處開口,而不要冒昧提出太深入或太特別的話題。最簡單的是談天氣,或從當時的環境找尋話題,比如:“今天來的人真不少!”“您從前來過這嗎?”“您和主人是曾經的同學嗎?”“那盆花養得真不錯”等。另外,還有一個中國人慣用的老方法:詢問對方的籍貫,然後就你所知引導對方詳談其家鄉的風物,這幾乎是一個常用常新的不衰話題。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隨時注意觀察人們的話題,哪些吸引人而哪些不吸引人,為什麼?自己開口時,便自覺地練習講一些能引起別人興趣的事情,避免引起不良效果的話題。
哪些話題應該避免呢?從你自身來說,首先應該避免你不完全了解的事情。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糊裏糊塗地說一遍,不僅不會給別人帶來什麼益處,反而給人留下虛浮的壞印象。其次是要避免你不感興趣的話題,試想連你對自己所談的都不感興趣,怎麼能期望對方跟著你興奮起來呢?如果強打精神,故作昂揚,隻能是自受疲累之苦,別人還可能看出你的不真誠。
應該避免的話題有:令人不愉快的疾病詳情;別人的收入與財產;對方的年齡和婚姻狀況;對方的隱私和忌諱;對方以往的過失或隱痛;對於他人評頭品足;一些尚未明辨的隱衷是非;男女之間的特殊關係;個人恩怨和牢騷;自己的成就和得意處等等。總之,在浩渺無邊的話題之海中,也有許多或隱或現的小小礁石,你必須小心地繞開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