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世事複雜,腦筋活絡為淡定(1)(2 / 3)

靈活的頭腦有助於記憶力的增長,而記憶力又是工作效率不斷提高的可靠保障。雖然有很多事情可以記在備忘錄上,但是如果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填寫、查看備忘錄的話,也不是很有效率的做法,因此,還要靠自己的頭腦比較經濟實惠。

問問看,弄清楚自己的左腦與右腦哪一邊比較常用或是比較發達。一般來說,左腦發達的人通常在數理或分析能力方麵較強;而右腦發達的人則是對美術、藝術等感性的東西敏感度更高。

經常使用左腦的人,要多做一些鍛煉右腦的運動,例如多聽聽音樂、多看一些展覽、多做一些趣味性的活動,隻要能“極盡感性之能事”,就可以調節一下自己過去理性的生活;而對於已經頗具藝術感的人來說,右腦已經練得差不多了,應該著重對左腦做一些有建設性的訓練,例如盡量多用心算,少用計算器;多閱讀,多對事情做理性的分析、判斷。還有一些小小的運動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起到鍛煉腦部的作用。

比方說,一個左腦發達的人在下班時可以坐在公交車左邊的座位,然後試著用左眼去看窗外的事物,借以鍛煉自己的右腦。

隨時為自己的左手創造鍛煉機會。因為大部分的人經常使用右手,這樣,右腦所管轄的左手運動量就大大地減少了,因此,習慣性地使用自己左手是一種很好的開發右腦的方法。

除此以外,還可以練習用左手做一些簡單的事,像拿杯子喝水、換電視頻道、撥電話號碼等。

無論如何,多做運動總沒有什麼壞處,又可以達到“頭腦不簡單,四肢很發達”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記憶力也是可以通過加強訓練而提高的。

比如說,你同時有三件事要辦,雖然這三件事本身毫無任何聯係,但是如果你以這三件事的辦理地點連成一個路線圖來記憶,可能就會簡單得多。

從小到大,人們都是被訓練成一個死記硬背的人,而忽略了可以激發創造力的右腦的開發。所以,有機會要努力嚐試做一個“印象派”的人,盡量用“畫麵”來代替文字記憶。用“畫麵印象”的方法來記憶東西,不但可以激發右腦潛能,啟發人的創造力,還可以增強記憶力,節省時間,實在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

人生感悟

一個人要想做出一番特別的大事,必須善於思考,多向自己提問。

★ 衝破定勢,打破習慣為淡定

法國著名科學家法伯發現了一種很有趣的蟲子,這種蟲子都有一種“跟隨者”的習性,他們外出覓食或者玩耍,都會跟隨在另一隻同類的後麵,而從來不敢換一種思維方式,另尋出路。發現這種蟲子後,法伯做了一個實驗,他花費了很長時間捉了許多這種蟲子,然後把他們一隻隻首尾相連放在了一個花盆周圍,在離花盆不遠處放置了一些這種蟲子很愛吃的食物。一個小時之後,法伯前去觀察,發現蟲子一隻隻不知疲倦地在圍繞著花盆轉圈。一天之後,法伯再去觀察,發現蟲子們仍然在一隻緊接一隻地圍繞著花盆疲於奔命。七天之後,法伯去看,發現所有的蟲子已經一隻隻首尾相連地累死在了花盆周圍。

後來,法伯在他的實驗筆記中寫道:這些蟲子死不足惜,但如果它們中的一隻能夠越出雷池半步,換一種思維方式,就能找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命運也會迥然不同,最起碼不會餓死在離食物不遠的地方。

人的思維也一樣。人一旦形成了習慣的思維定勢,就會習慣地順著定勢的思維思考問題,不願也不會轉個方向、換個角度,這是很多人的一種愚頑的“難治之症”。

這種思維習慣定勢的影響很大。我們總是經年累月地按照一種既定的模式運行,從未嚐試走別的路,這就容易衍生出消極厭世、疲塌乏味之感。不換思路,生活也就乏味。

世上的事情有時就這麼簡單得讓人難以置信:如果你墨守成規,等待你的隻有失敗;相反,如果你稍微動一下腦筋,對傳統的思維方式進行一番創新,就能獲得成功。比如,那種具有“跟隨者”習性的蟲子為什麼就不能動動腦筋,對自己固有的習性進行一下創新——不跟在別人身後漫無目的地奔跑,而是換一種思維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