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世事複雜,腦筋活絡為淡定(1)(3 / 3)

大象是世界上最強壯的動物之一,當一頭年輕的野生大象被抓到時,獵手們會用金屬圈套住它的腿,把它用鏈子捆到附近的榕樹上。自然,大象會一次又一次地試圖掙脫,但盡管做出了巨大努力,它還是不能成功。幾天掙紮並且傷了自己之後,它意識到它的努力是徒勞的,最後它放棄了。從此刻起,這頭大象再也沒有掙脫過,即使是別人隻用了一條小繩和木樁。

一種被稱為梭魚的魚類中也存在僵化的傾向。通常情況下,梭魚會就近攻擊在它範圍內遊泳的鰷魚。作為一個實驗,研究者們把一個裝有幾條鰷魚的無底玻璃鍾罐放入一條梭魚的水箱中。這條梭魚立刻向罐子裏的鰷魚發動了幾次攻擊,結果它敏感的鼻子狠狠地撞到了玻璃壁上。幾次慘痛的嚐試之後,梭魚最終放棄,並完全忽視了鰷魚的存在。鍾罐被拿走後,鰷魚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水中四處遊蕩,即使當它們遊過梭魚鼻子底下的時候,梭魚也繼續忽視它們。由於一個建立在錯誤信念基礎之上的死結,這條梭魚會不顧周圍豐富的食物而把自己餓死。

這兩個實驗是否會給您某些啟示呢?當人類也像其中的大象和梭魚一樣被安排了一個圈套,當他們不能夠掙脫的時候,就會選擇順從和視而不見。一位教授曾說過,人類的思維過程其實就是自己為自己下套,當人們鑽進了自己禁錮自己的思維定勢,人類的思想就再也無法自由了。

人生感悟

很多人走不出思維定勢,所以他們走不出宿命般的可悲結局;而一旦走出了思維定勢,也許可以看到許多別樣的人生風景,甚至可以創造新的奇跡。因此,從舞劍可以悟到書法之道,從飛鳥可以造出飛機,從蝙蝠可以聯想到電波,從蘋果落地可悟出萬有引力……常爬山的應該去涉水,常跳高的應該去打打球,常劃船的應該去駕駕車,常當官的應該去為民。

★ 開拓視野,思維活躍為淡定

一個非常著名的公司要招聘一名業務經理,豐厚的薪水和各項福利待遇吸引了數百名求職者前來應聘。經過一番初試和複試,剩下了10名求職者。主考官對這10名求職者說:“你們回去好好準備一下,一個星期之後,本公司的總裁將親自麵試你們。”一個星期之後,10名做了準備的求職者如約而至。結果,一個其貌不揚的求職者被留用下來。總裁問這名求職者:“知道你為什麼會被留用嗎?”這名求職者老實地回答:“不清楚。”總裁說:“其實,你不是這10名求職者中最優秀的。他們做了充分的準備,比如時髦的服裝,嫻熟的麵試技巧,但都不像你所做的準備這樣務實。你用了一種超常規的方式,對本公司產品的市場情況及別家公司同類產品的情況做了深入的調查與分析,並提交了一份市場調查報告。你沒被本公司聘用之前,就做了這麼多工作,不用你又用誰呢?”

平時不妨經常問一下自己:為什麼我們總是習慣於做大家都會做的事情,為什麼不給自己一個突破思維困惑的機會呢?

在人的思想裏麵,有千萬個叫做靈感的精靈,它們隨時可能跳出來,但是也可能永遠都在天堂裏麵睡覺,而這一切都取決於我們自己。

上課時,老師先給學生們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一個聾啞人到五金行買釘子,他先用左手作持釘狀,提著兩個手指放在櫃台上,然後右手作錘打狀。售貨員先遞過把錘子,聾啞人搖了搖頭,指了指作持釘狀的兩個手指,這回售貨員終於拿對了。

這時,又來了一位盲顧客,他想買一把剪刀,“那位盲人又怎樣用最簡單的方法買到他要的剪刀?”教授問。教授話音剛落,一個學生就搶著回答:“隻要伸出兩個指頭模仿剪刀的樣子就可以了。”其他同學也紛紛點頭一致認同他這一“最簡單的方法”。不料,教授卻搖搖頭。“其實,盲人隻要開口說一聲就行了。”教授提高嗓門說。

同學們恍然大悟。老師語重心長地說:“一個人進入思維的死角,那智力就會在常識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