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能屈能伸,適時委屈為淡定(1 / 3)

★ 能屈能伸,大屈大伸為淡定

所謂屈伸之道,並不是茫無目的“屈”,而是一種計謀,一種手段,伸才是最後的目標。目前的忍辱負重是為了未來的勝利,暫時的退卻和忍耐,並非懦夫的表現,而是意誌堅定,目光遠大的表現。以屈求伸乃真理,笑到最後方為真英雄!

屈,要有明智的謀略,否則與降無異。屈,思想還不能僵死,不要隻看到不利條件的阻礙與對方的優勢,而忽略自我力量的增強和對有利時機的把握。同樣,“伸”也決非是一字之簡,伸的同時還需要有英明的決策。

屈,並不是失敗,而是一種彈性的生存方式,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有時候在一些事情上低一低頭,學會適時地依靠他人,這可以說是一種謙卑,更是一種聰明。

人們經常說,大丈夫能屈能伸。其實這句話裏麵便蘊藏著彈性生存的人生哲理。

曾經有一個年輕人,他非常有才氣,正是因為他非常有才氣,所以他為人非常的傲慢,因此不論在什麼單位,也不論是領導還是同事,大家都與他合不來,為此他自己也十分的痛苦。回想自己並不算長但卻比較坎坷的經曆,他覺得人生沒有意義。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他準備重遊一次故鄉,然後結束自己的人生。

登上故鄉一座山的頂峰並環顧四周,這時他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山的陽麵生長著許多雪鬆和寬葉鬆,而山的陰麵隻有雪鬆。他帶著這個疑問請教一個山民,山民告訴他:山的陽麵陽光比較充足,積雪能很快融化,山的陰麵積雪融化慢,雪鬆枝葉彈性較好,當雪積累到一定程度,枝葉就會向下彎一下,雪就落地了,這樣雪鬆的枝葉完好無損。而寬葉鬆的枝葉就沒有這麼好的彈性,雪積多了以後枝葉就折斷了,因此很難成活。明白這個道理以後,年輕人心情開朗,捧起一把白雪擦了擦自己的臉,然後返回了單位。

人的生活也是這樣,在我們數十年的生命裏程中,常常受到大的、小的、內部的、外部的等等各種壓力,對於這些壓力要盡可能地去承受。在確實承受不了的時候,學會退一步,像雪鬆那樣彎曲一下,這樣也就不會被壓垮,就為自己繼續生存下去創造了條件。

的確,屈不是倒下和毀滅,它是人類生存的一門藝術,是經過後天生活的反複磨礪,思想的主動修養而形成的。人在遭遇困厄和恥辱的時候,如果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與彼方抗衡,那麼最重要的是需要保存實力,而不是拿自己的命運作賭注,做無所謂的爭取。一時意氣是莽夫的行為,絕不是能夠成就大事業之人的作為。

做人要學會能屈能伸。“屈”也隻是暫時的,暫時的忍辱負重就是為了長久的事業和理想。不能忍得一時之屈,就不能使壯誌得以實現,使抱負得以施展。

“屈”是“伸”的準備和積蓄的階段,就像運動員跳遠一樣,屈腿則是為了積蓄力量,把全身的力量凝聚到發力點上,然後將身躍起,在空中舒展身體以能夠達到最遠的目標。

人生感悟

“屈”並非妥協與投降,非一退而千裏,並不是在自保之中放棄謀求進攻和自強。在條件成熟之時,適機以動,先發製人,先兵製勝。能屈能伸,寓屈於伸,這才是一個真將才的風範。

★ 吃眼前虧,目標高遠為淡定

古人說:“好漢不吃眼前虧”;而這裏我們要變通一下:“好漢能吃眼前虧”!這是因為吃眼前虧是為了換取其他利益,為了獲得存在,為了實現更高遠的目標。

假設有這樣一種情境:你開車時與他人的車擦撞而過,給對方的車弄了一處小傷,甚至可以說根本算不上傷,可是你不想吃虧,準備和對方論一番理。突然,對方車上下來四個彪形大漢,個個橫眉豎目,圍住你索賠,眼看四周無人相助,也無公用電話,更不可能有人對你伸出援助之手。請問,你是要吃賠錢這個虧,還是等著被揍得鼻青臉腫呢?

當然,如果你能說退他們,或是能打退他們,而且保證自己不受傷,你完全可以不吃這個眼前之虧。

如果你不能說又不能打,那麼看來隻有賠錢了事了。你說他們蠻橫無理,欺人太甚,但這種情形之下,你也毫無辦法。你應該明白的是,在社會裏,說理這件事並不容易,也並不是何時何處都能說理!適者生存,太多的時候,你根本沒地方說理去。從上麵這一假設的情形來看,賠錢就是一種眼前虧,你若不吃,換來的可能是一頓拳打腳踢或是車子遭致破壞。你也許會想,去報警?人都快被打死了,還去報警?所以這裏我們說:“好漢能吃眼前虧”,因為眼前虧不吃,可能預示著你要吃更大的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