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強不是罪過,但卻常遭到排擠,反而容易不得誌,這不能說是別人心胸狹窄,而是人類自衛本能所造成的,因此在一個團體裏與人共事,即使你能力很強,必須注意:
1.懂得謙卑
通常能力強的人容易在榮耀中自滿、驕傲。目中無人,這是大忌,因此必須懂得謙卑、尊重別人,這樣別人就比較不會感受到你的威脅,至少不會處處與你為敵。
2.適度收斂
有時表現十分的能力,有時則隻表現八分,好讓別人也有表現的機會,就好比一位超級球員,盡管個人得分能力超強,可有時也應給隊友傳傳球,讓大家也有機會表現。
許多人都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能人背後有能人”的道理。這是一種與人共事的藝術。
人生感悟
真正聰明的人,不會自以為是,他們為人處世,以謙虛好學為榮。常以自己的無知或不如人而慚愧,以期能夠得到更多的學習機會,向別人求教,豐富和完善自我是他們的目的。即使自己確有才智,也不會四處去出風頭,不去刻意地炫耀或展示自己。
★ 忍讓容納,寬宏大量為淡定
有兩個小和尚為了一件小事吵得不可開交,誰也不肯讓誰。第一個小和尚怒氣衝衝地去找師父評理,師父在靜心聽完他的話之後,鄭重其事地對他說:“你是對的!”於是第一個小和尚得意洋洋地跑回去宣揚。
第二個小和尚不服氣,也跑來找師父評理,師父在聽完他的敘述之後,也鄭重其事地對他說:“你是對的!”待第二個小和尚滿心歡喜地離開後,一直跟在師父身旁的第三個小和尚終於忍不住了,他不解地向師父問道:“師父,您平時不是教我們要誠實,不可說違背良心的謊話嗎?可是您剛才卻對兩位師兄都說他們是對的,這豈不是違背了您平日的教導嗎?”師父聽完之後,不但一點也不生氣,反而微笑地對他說:“你是對的!”第三位小和尚此時才恍然大悟,立刻拜謝師父的教誨。
當你和別人有爭執的時候。想想看,站在你們每個人的立場上,你們都是對的。隻不過因為每一個人都堅持自己的想法或意見,無法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去考慮另外的角度,所以沒有辦法站在別人的立場去為他人著想,衝突與爭執也因此就在所難免了。
還有一些無理取鬧的人,那你就更不需要與他們爭辯什麼了。不要和不能講道理的人講道理,否則你隻會把自己降到和他同一高度。
某機關有一個女孩子,平日隻是默默工作,並不多話,和人聊天,總是微微笑著。有一年,機關裏來了一個好鬥的人,很多同事在他主動發起攻擊之下,不是辭職就是請調。最後,矛頭終於指向了這個女孩子。
某日,這位好似點燃的火藥,劈裏啪啦一陣指責,誰知那位女孩隻是默默笑著,一句話也沒說,隻偶爾間一句“啊?”最後,好鬥的那個主動鳴金收兵,但也氣得滿臉通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過了半年,這位好鬥的人也自請他調。
不論在什麼情況下,與你的同事發生正麵衝突,都是愚蠢的做法,不僅會招致同事的鄙視,更會使上司產生對你的負麵評價。
以針尖對麥芒之勢對待競爭對手,也許會出一時之氣,但你們的爭執在同事眼裏常常會變成一場鬧劇或背後議論的話題。而這時你們的形象都不會被描述得很完美。別以為爭辯是在顯示你的伶牙俐齒,為了個人利益大動肝火,會讓人覺得你原來竟是如此重視自己的得失。何不忍讓一下呢?這更能表現你的風度。
隋朝時,有個大臣叫牛弘,他好學博聞,待人十分寬宏大量。隋煬帝很器重他,曾允許他與皇後同席吃飯,這在當時是很高的禮遇了。但牛弘依然十分節儉,對人寬厚謙讓。他不但仕途關係處理得好,而且家庭也搞得十分和睦。他家庭中發生的一件小事,就可以說明他的為人。
他有個弟弟叫牛弼,經常酗酒鬧事。一次牛弼喝多了酒,酒後將牛弘駕車的牛射死了。牛弘從外麵回到家後,他的妻子迎上前,對他說道:“叔叔喝醉了酒耍酒瘋,將牛射死了。”
牛弘聽了,什麼也沒問,隻是說將牛肉做成肉脯算了。他妻子做完之後又提殺牛之事,牛弘卻說:“剩下的做湯。”過了一會兒他妻子又嘮叨殺牛的事,這時,牛弘才說道:“我已經知道了。”一點生氣的樣子也沒有,臉色像平時一樣溫和,甚至連頭也沒抬,繼續看他的書。
妻子見丈夫這樣大度,感到很慚愧,從此以後也不再提牛弼殺牛的事了。弟弟聽說之後很慚愧,因此收斂了許多。
辦公室中,同事都是朝夕與共的工作夥伴,沒有什麼深仇大恨非要爭個你死我活才肯放手。就算你贏了,大家也不會對你另眼相看,甚至會覺得你是個對人不留餘地,不能容人的人。何苦呢?何不退讓一步,讓人看到你的風度?
人生感悟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沒有必要凡事斤斤計較,得理不饒人。沒有人想做英年早逝的周瑜。豁達地麵對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