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和幹部都當“好人”,太鬆了,部屬會亂來;都做“壞人”,又太嚴了,部屬會吃不消;隻有一好一壞,幹部依法執行,領導好意善後,這才是最佳拍檔。
幹部的責任其實是成全領導的好。幹部懂得忍辱負重,懂得成全領導,領導才會欣賞他,栽培他。然而,真正優秀的幹部很少,關鍵時刻,大家都在踢皮球,沒有負責任的人,那當然不行了。這就是很多企業領導重視培養中堅幹部的原因。
幹部處理事情跟高階領導是不一樣的。高階領導充當“好人”,請幹部出麵解決,幹部如果沒有經過訓練,不懂得做“壞人”,往往會造成更大的問題。員工不是省油的燈,幹部讓他賠償時,他馬上火大:“賠什麼賠?我為什麼要賠?剛才領導還問我有沒有受傷,要不要看醫生,這種小錢難道還要我賠嗎?”幹部理直氣壯地說:
“就是領導讓我叫你賠的。”幹部一句話就把領導出賣了。員工也很寒心,心想:“領導這麼奸詐,剛才還問我有沒有受傷,要不要看醫生,背後卻叫人來找我賠償,實在是狡猾。”
所以,領導要訓練好幹部,讓幹部有效地發揮做“壞人”的精神,奠定自己當“好人”的基礎,員工看在眼裏,才會心甘情願地做“憨人”,三階層密切配合,充分實現三才之道。
不過,中堅幹部要想有效地發揮做“壞人”的精神並不是那麼簡單的,至少要懂得以下三招。
第一,有轉化力,將高階領導的嚴厲語氣轉化為基層員工能接受的話。
經過訓練的幹部,不會馬上說讓員工賠償的事情,而是說一些由情入理套交情的話,“剛才有沒有受傷?要不要看醫生?”一樣很關心他,一樣先安慰他。
第二,戴高帽子,使員工受到重視,不因過失而難過。
關心之後,幹部會問:“你跟領導是不是親戚關係?”員工說:“我怎麼會跟領導有親戚關係呢?”幹部說:“那你跟領導的交情可不淺。”員工疑惑地說:“我跟領導哪有什麼交情?”這時候幹部說:“那就是你能力強,領導非常重視你。以前隻要弄壞設備的,領導二話不說都是讓照價賠償,這一次領導居然跟我說,本來要賠一千元的,你隻要賠五百元就好了。”員工很驚喜,心想領導居然為了這件事情替他求情,馬上拿出五百元來。
第三,合理化解,讓上下級均能圓滿接受規定處理。
幹部不能為了取悅員工,把本來要求員工賠償的五百元說成三百元,這樣員工雖得到了“優待”,領導卻不會滿意了。另外,員工做錯事已經很倒黴了,不要讓他覺得既要賠錢,又讓領導覺得他無能、常常做錯事,而要讓他覺得做錯事還受到領導的重視,不會因過失而難過。這才是好的幹部,才是真正厲害的幹部。隻有讓員工覺得賠錢歸賠錢,但領導還是在替他爭取福利,照顧他、關心他,他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覺,按規定接受處罰。
這種模式如果運作得好,承上啟下就很容易了。其實,處理上下級之間的問題有一個標準,隻要這三要項把握好,任何複雜的事都不是問題。《易經》告訴我們,化繁為簡,才能執簡馭繁。我們要找出不易的道理,而不是變易之道。
每個企業都有不一樣的問題,但是回到根本,都是層級的處理問題而已。概括來說,一個好幹部要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要懂得體諒高階領導,也就是體諒高階領導的原則,懂得委曲求全。
其次,要懂得關心部屬,由情入理,讓部屬主動講理。幹部越關心部屬,部屬越願意把事情原委說出來,比如他這次弄壞設備的原因是什麼,這有利於幹部了解情況,輕鬆進行處理。
最後,合理化解問題,讓部屬了解原因,最重要的是真心悔過。
【問題】你若是高階領導者,當公司規定正確無誤,但客戶不承認錯誤且到公司鬧事時,將會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