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作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對於人才的“方圓藝術”即“方”與“圓”的辯證統一,也即原則性與靈活性的有機結合上。如果過於求“方”,可能有“迂腐”之嫌,會導致下屬和員工敬而遠之;如果過於求“圓”,則有“圓滑”之嫌。
下麵從過程的角度,我們再來看看究竟如何能做到“方”與“圓”的完美結合:
開局:先圓後方
開局即領導剛開始走馬上任。這時領導即使自己有不少抱負,但要經過熟悉情況進入角色才能付諸實施。正確的開局用人藝術應是先圓後方,著眼於人際溝通,著力於調查研究,增進相互了解,逐步在領導活動中擴大用人權的使用,由圓而方。
進局:外圓內方
進局是指開局過後,領導者要改變或發展前任遺留下的局麵,形成自己用人風格的領導過程。這時的用人藝術是:在繼承和模仿中融入己見,在容忍中糾錯。亦即對於前任領導的用人弊端既要有寬宏的肚量,又不能為求穩定而循舊;對前任領導的成功用人之道,要繼承和發揚,要通過興利除弊來形成自己的用人之道,這就叫做外圓內方。“關係型”的領導遷就現在的局麵,安於現狀,不求進取,缺乏原則和個性,屬於外圓內圓的用人方式;“急功型”的領導過分地突出自己,急功近利,立足未穩便對人一味地從原則到原則,屬於外方內方的用人方式。
中局:人方我圓
中局是指進局過後,領導可以而且應該站在源頭,以開拓和創新的用人氣概做出自己貢獻的時期。這個時期要講究人方我圓的用人藝術。這種用人藝術的關鍵之處在於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出主意用幹部。主意出得好,用人用得好,就可以讓別人按照自己的意圖主動去開拓和創新,領導隻是適當介入,著重從旁觀察、支持和製約,並不斷地探索,不斷地總結經驗。
定局:上圓下方
領導一旦通過中局形成自己的格局之後,領導活動就相對穩定,這時候宜以維持自己的領導格局與開拓創新兼顧為宜,以把握總體局麵,這就是定局時期。這時期的用人藝術為上圓下方。因為,在我國的領導體製中,一般垂直的領導活動多於橫向的協同工作,任務和目標向下逐層分解,因而,領導用人也要考慮上級的要求和意圖,不能完全自行其是。應該把自己在用人方麵的開拓與創新也納入上級領導的範疇之中,做到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統一,這就是“上圓”。所謂“下方”,是指領導在這一時期的用人必須堅持原則,排除各種製約因素,隻要自己認準了的,就應當堅持到底,而不應畏縮不前。
選才:腹圓背方
大凡領導者有選才用才之權,這種權力的運用與領導的其他權力運用相比,具有使用次數少、周期長和分權的特點。這一特點的內涵是領導用人既要及時更新,又要相對穩定,應該用人不疑。其藝術在於腹圓背方。所謂“腹圓”,是指領導在行使用人權時應該有開放的心態和容才的海量,善於接納各種類型的人才,知人善任。所謂“背方”是指領導用人時要堅持標準,嚴格要求,公道正派,切不可任人唯親。腹圓背方的藝術在於,既要使人才趨之若鶩,又不使自己敗於用人不當。
立威:近圓遠方
領導通過一係列手段建立自己的威信叫做立威。對領導來說,有兩種“威”是需要立的,一是在本單位中的威信,二是在社會上的威信。前者可使領導有效地實現領導目的,後者能使領導及其單位在社會上樹立良好形象,吸引各種人才的關注與興趣。用人立威的藝術在於近圓遠方。所謂“近圓”,是指領導在單位中要充分尊重各類人才,善於聽取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的意願,多為他們排憂解難,多為他們辦好事、辦實事。所謂“遠方”,是指領導在參與各種社會事務的過程中,要堅持站在本單位的立場上代表本單位的利益,這“方”是維護本單位以及本單位人才的合法權益,而不能用損害他們的利益來換取別人的好感。
激勵:形圓神方
激勵的目的在於調動人的積極因素,團結和諧,形成群體合力。“形圓”是指激勵時要注意手段和方法,並加以靈活的應用。“神方”是指激勵必須堅持正確的原則,即針對不同需要,注重工作和人才本身,努力做到公正、公平。
處事:方圓兼顧
一個單位是一個複雜的群體,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爭端與矛盾不可避免。處理爭端與矛盾一定要做到方圓兼顧,既要通情達理,又要合情合理,不能失之偏頗。隻有方圓兼顧,才能公正;隻有公正,才能平衡,才能減少人才的內耗與矛盾。
協調:小圓大方
溝通協調,是領導處理人才之間相互關係常用的方式,其藝術在於小圓大方。即在整體上和方向上堅持原則,在細節與局部上寬宏大量。小圓大方藝術的要旨在於把握好原則與細節、整體與局部的關係:其一,求大同存小異,求“大方”而可“小圓”。其二,善於“委曲求全”,增加人才之間的相互依賴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