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之上的追求12(1 / 3)

第十一章

突 出 重 圍

如何學習

大部分企業想快速實現目標,抄近路、走捷徑、形成大氣候,目的很純粹,所以基本都是選擇快速實現目標的方法。

但是,這容易造成恐慌、不快樂,且失敗率高。中國人的長處還是實業,喜歡慢慢做,用幾十年的時間渡過創業期,為下一任留個基礎,就成功了。少數人的成功,我們無法複製。但是,不是用實力做出來的大規模,一定是負擔。

回歸理性的學習,看到自己的長處。學習的關鍵,是要找到幸福的路徑,而不是人人都成為一樣的、一個路線的複製型老板。

戰略錯了,學習一定不會對;戰略清晰了,學習也就輕鬆了。所以,需要什麼,學習什麼。

有一種學習方法是做功課,也就是需要哪方麵知識,先從網上、書本上進行深入學習、了解,並做好筆記。還不懂的話,直接帶著需要解決的問題去找“老師”,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隻有不知道要什麼的人,才會亂學與盲目迷信。

學習有四個過程:自我診斷、弄清不足、規劃學習、應用成長。

有時從不到20元的一本書中學到營銷係統,可以帶來20億元的營業額;從下級那裏學到戰略,讓人發現老板的戰略不一定都是對的;有時從網上下載一個文件,就能學會係統與機製;當然,我們也能從名師那裏學到實用的知識。

學習的方法就是四種:專家求學、做足功課、跨界轉換、業內精英。

1.向專家學習最專業的理論,這樣擴大視野。

2.自學,凡事做好準備、做足功課,這樣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3.跨界轉換,把別的行業的精華進行優化並為我所用,這樣提高成

功率。

4.向業內精英學習世界級的成功路線,這樣減少嚐試。

學習是為了節省時間,不是浪費時間。所以,如何學習是一個值得交流的話題。

解放老板有八步

你是一個忙碌疲憊的老板,還是一個輕鬆快樂的老板?你的職業規劃中,有如何做老板這一項嗎?

我認為,輕鬆做老板有八個步驟。

1.解放老板第一步:定商業模式。商業模式,關鍵是產業鏈條上的位置。比如,肉類鏈條中,有“肉類品牌及平台銷售—肉類加工—肉類生產—飼料生產—飼料輔料生產—糧食生產”,產業鏈條越低,自由度越差,利潤越低,風險越大。商業模式,要麼打通產業鏈,要麼在產業鏈條的上遊區。

隻有在商業六大原則上下功夫,才有機會。

? 營銷關係加強。

? 產品研發領先。

? 控製貨源渠道。

? 建立銷售平台。

? 建立管理係統。

? 提供解決方案。

好的商業模式,是老板輕鬆的開始,否則老板將會處於不斷處理雜務的狀態中。

2.解放老板第二步:分錢。敢分錢不如分清錢。任何形式的分錢,其實都是按價值來的。老板花錢,購買夥伴的時間與能力,必須把感情放到一邊。

? 拿15%~30%給高管分紅。記住,核算好賬,算清賬。

? 新事業部拿出70%分紅,給新整合的專家。

? 薪酬要比別的企業靈活,學會吃虧。

? 讓一些有能力的人跟著你,風險小,且掙錢多。

你先成就別人,為別人提供機會,別人才有可能成就你。

永遠不要想著自己去做所有事情,老板的任務就是創造一個平台,讓大家實現各自的夢想,共同創造一個品牌。

3.解放老板第三步:股權改革。股權的核心不是股,而是權。所以股權是收益權加發言權,員工中有些人要收益權,有些人要發言權,老板要明白,給哪些人什麼樣的股份。

? 技術人才的分紅股要清晰,管理權上可以選委托管理。

? 外來一個團隊,可以簽對賭股權協議,也就是團隊為公司創造利潤與業績,老板給團隊公司的股份。

? 管理團隊可以考核:先分紅、轉期權,再轉注冊股。

? 還可以核算新的股價去賣股。

總之,為了融資,可以去找投資商;為了增加利潤,可以去找好資源;為了吸引人,可以訓練並給分紅激勵;為了上市,必須尋找能獲得指標的投資基金公司。沒有目的,不動股權。

4.解放老板第四步:訓練團隊。訓練團隊,就要辦好四件事。

? 樹立一個榜樣公司。

? 不斷樹立業績榜樣。

? 不斷製作標準教材。

? 培訓,把教材從榜樣的口中宣導出去。

5.解放老板第五步:責任分工。沒有責任分工,就沒有解放老板。

? 要把營銷、生產研發、行政管理分開,從而形成老板管理財務,再有三個老總管理經營的模式。

? 責任就是將工作內容、工作標準、工作績效通過文字寫出來,然後不斷培訓。

? 解放老板:用好運營手冊、業務流程、工作責任分工這三個工具。

沒有製度沉澱很可怕,會累死老板。

6.解放老板第六步:進程管理。凡事不要一下子完成,要按進程完成,團隊才能複製。進程管理的核心是:

? 發現需求為第一步。

? 設計產品為第二步。

? 成交流程為第三步。

? 交付服務為第四步。

每一項都要做好進程管理,然後複製給團隊。

7.解放老板第七步:投資籌劃。如果有錢,首先要做到不亂投資:

? 不熟透的不投。

? 信息過時的不投。

? 無底洞的不投。

? 感覺不好的不投。

要投資:

? 心跳的。

? 有興趣的。

? 有社會價值的。

? 有利潤的。

8.解放老板第八步:幹部晉升。

給幹部機會,老板會發現更大的機會。

企業的關鍵:創新經營

企業的發展障礙,就是沒有創新經營。

1.企業經營的主題是創新經營。

世界上的企業隻有兩條路:要麼創新,要麼死掉。很多企業不是走向創新,而是排隊走向墓場。沒有研發,過分保守,隻成為追隨者,不想把得到的利益投資進去。做得剛有起色,看到別的公司與行業很好,馬上跟風,從能力上無法駕馭,結果一無所獲。企業發展不會靜態停止,而是不斷地微創新,隻有勇者才能躋身於時代的前沿。

現實中,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創新。高級團隊的反對、股東的得意揚揚、合作夥伴的高度與境界、怕失去目前的利益,都是影響創新的因素。很多企業活在“得不到”“怕失去”的世界裏,沒有“一定要”的精神,恐懼改變。所以,“擁有創新意識、采用創新行動、規避創新風險、得到創新結果”,是創新的四大法則。

2.優化你的經營模式。

索尼手機不管最後破不破產,現在都處於危險中,不是索尼不創新,也不是它的產品質量不好,而是三星與蘋果,在創新上早已走在索尼的前麵。

中國的家電業,與世界級的企業相比,落後至少十年。我們很多時候隻是做出來一些概念,沒有人真心關心創新。大部分的中國名企都有自己的房地產企業,當房地產泡沫被刺破時,我們會發現,這些企業早已被外國的公司遠遠甩到了後麵。

中國的服裝業,很少真正培養設計人才。一個產值是40億元的公司,也隻是讓下麵的小兄弟公司提供板型,然後OEM(貼牌生產),這樣就養活了上百家企業。這樣的公司與世界級的公司,如BOSS、傑尼亞、迪奧等相比,在格局上根本就沒法比。

優化經營創新,不是尋找與別人的不同點,而是做得比別人好。一味追求不同,把自己推向了非主流。而創新經營是把所有經營得很好的領域再進一步升級,就成就了新的創新,到達了新的高度。

一般來說,一個企業的高潮期隻有三年,在高潮的第一年,我們就應該要考慮創新。

如何優化創新模式?

? 改變你的業態。

? 跨界思考你的產品。

? 更新的速度超過客戶的想象。

? 把傳統的產品變得更簡單。

? 把地麵的產品在網上經營。

? 取強者的最強業務專注去做。

? 變精巧為結實。

? 把外國的東西優化到國內。

? 改變你的營銷模式與分配機製。

? 運用宗教思維去了解人性,再做出產品。

3.客戶要的是征服。

很多企業的誤區是“創新一定要按照客戶的意思辦”,其實這種思考模式不一定對。試想,你追求一個美女,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對美女百依百順;一種是活出自我特色而成為成功的人士。你認為美女會跟誰走?大部分美女在享受了百依百順的好處後,依然會果斷地離開這樣的男人,寧願低下頭跟著內心強大而且在一個領域有成就的男人。

客戶是用來征服的,一味地將客戶置於舒適地帶,會讓客戶疲倦,不會珍惜你對他的愛。做客戶調查,很多時候沒有意義,因為很多客戶本身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90%的消費,並不是客戶消費必需的功能,而是帶著好奇心去追隨一個產品,可能這個產品90%的功能都沒有用。但是,當客

戶拿到這個產品時,比如蘋果手機,會因為征服而讓自己充滿自信。

當手機沒有出現時,所有的客戶都沒有手機的需求,是發明者發明手機後,教育了客戶,讓客戶有了手機消費的習慣。

當導航沒有出現時,所有的客戶都習慣下車去問路,而導航出現後,教育了客戶,客戶可以不用下去問路。

當網購沒有出現時,所有的客戶把逛街當成習慣,是網購教育了客戶,讓客戶有了新的體驗。

優秀的產品順應客戶的意思,而精品永遠在教育客戶。

4.成為客戶的領導者而不是客戶的保姆。

當去建材市場購買建築材料時,大部分人一天逛下來都迷茫了,因為太多的選擇讓他們失去了判斷。這個問題的責任在於企業,因為企業忽略了客戶的決策力,誤判與過高地估計了客戶對專業知識的了解。每個企業都應當成為客戶的領導者,而不是做客戶的保姆。

我在一個全球十佳的酒店住過,入住時他們問了我幾個問題,之後當我問到任何一項消費時,酒店都給我提出了他們的建議,最後總是說:你相信我,我給你推薦的是最好的方案。我發現,最後我直接聽從他們的建議就好了。三天的體驗下來,我明白了,我作為客戶,過多的自我選擇會讓專業的美丟失,會讓時間浪費,還會有後悔的選擇。所以,創新經營的核心就是,立即成為行為的領導者,給客戶方案而不是要客戶自我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