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小百科(生活保健叢書)14(1 / 2)

第二章生命在於運動 感冒時運動會使病情加重

有些人認為感冒後隻要運動運動,不用吃藥,就能好轉,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感冒後,人體為了抵禦入侵的病毒或細菌,要動員體內的防禦係統與之鬥爭,表現為一定限度內的體溫升高,白細胞增多,細胞的吞噬作用、抗體的生成、肝髒的解毒功能等均增強,同時,體內的新陳代謝也加快,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這時為機體創造有利的抗病條件尤為重要,其中,適當地休息就是重要的一條。如果感冒後再進行運動,會使體內產熱進一步增加,代謝更加旺盛,這樣勢必造成體溫過高,進而使體內調節功能失常,使中樞神經係統的興旮陛增高過度,體內的能量物質包括糖、脂肪、蛋白質等消耗過多,反而會削弱人體的抵抗力,並使氧的消耗量大大增加,以致加重心、肺等係統的負擔。對身體的恢複極為不利。

因此,感冒時不宜進行體育鍛煉,而應在醫生指導下服藥、休息。待感冒痊愈後過幾天再進行運動為好。

溫馨小貼士

某些急性傳染病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病毒性肝炎等,發病初期均可出現類似感冒的上呼吸道症狀,有時難以與感冒區別。如果得了這些病,再誤用體育鍛煉的方法治療,後果會更加嚴重。

出汗多運動效果未必好

運動效果好不好,人們常以出汗多少為標準,認為出汗越多,運動的效果就越好,其實這種想法並不正確。你有沒有發現幾個人進行同樣的運動後,有人出汗多,有人出汗少,這主要在於以下幾個原因:

(1)汗液取決於汗腺的分泌。而汗腺的數量,不僅有陛別差異,還有個體差異。

(2)運動前是否飲水對出汗也有影響。如果運動前大量飲水,會導致體液增多而增加出汗量。

(3)體質強壯的人,肌肉與運動器官都比較健康,即使進行強度較大的運動,也毫不費力,出的汗自然就少;相反,體質差的人稍稍活動,就會大汗淋漓。

因此,出汗越多並非鍛煉效果越好。一些無汗運動,如散步、瑜伽、騎自行車等,同樣可以起到預防或減少各種慢性疾病的作用,還能幫助降低患中風、糖尿病、癡呆、骨折、乳腺癌和結腸癌的危險。

溫馨小貼士

出汗是身體受外界氣溫或體內溫度升高時反射性地引起汗腺分泌的一種功能。汗液中90%以上為水分。人體通過汗液蒸發,散發一部分體熱,以調節身體內體溫平衡,並可排出一些廢物。體表組織蒸發的汗有非顯性汗與顯性汗兩種,非顯性汗每日排出400~600毫升,與汗腺的活動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