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學會吃出健康來 喝豆漿也有禁忌
“秋冬一碗熱豆漿,驅寒暖胃保健康”,常飲豆漿對身體有百利而無一害。但是飲用豆漿時一定要注意某些事項,否則很容易誘發疾病。那麼,飲用豆漿要注意什麼呢?1.忌空腹飲豆漿
飲豆漿的同時吃些麵包、糕點、饅頭等澱粉類食品,可使豆漿中蛋白質等在澱粉的作用下,與胃液較充分地發生酶解,使營養物質被充分吸收。
2.忌喝未煮熟的豆漿
生豆漿中含有兩種有毒物質,會導致蛋白質代謝障礙,並對胃腸道產生刺激,引起中毒症狀。預防豆漿中毒的最好辦法就是將豆漿在100℃的高溫下煮沸,就可安心飲用了。
3.忌裝保溫瓶
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以豆漿作為養料,保溫瓶內細菌會大量繁殖,經過3~4個小時就能使豆漿酸敗變質。
4.忌衝紅糖
豆漿中加紅糖喝起來味道香甜,但紅糖裏的有機酸和豆漿中的蛋白質結合後,可產生變性沉澱物,大大破壞了豆漿的營養成分。
5.忌與藥物同飲
有些藥物會破壞豆漿裏的營養成分,如四環素、紅黴素等抗生素,所以不能與藥物同飲。
6.忌在豆漿裏打雞蛋
雞蛋中的黏液性蛋白質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會產生一種不能被人體吸收的物質,大大降低了人體對營養的吸收。
溫馨小貼士
當生豆漿加熱到80℃~90℃的時候,會出現大量的泡沫,很多人誤以為此時豆漿已經煮熟,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假沸”現象,此時的溫度還不能破壞豆漿中的皂苷物質。正確的煮豆漿方法應該是,在出現“假沸”現象後繼續加熱3~5分鍾,使泡沫完全消失。
酒飲用過多易致癌
啤酒具有健脾開胃、健腎利尿、軟化血管等功效,所以被不少人常用做日常軟飲料,甚至譽之為“液體麵包”。有的人還把啤酒當水喝、當飯吃,每頓飯都離不開啤酒。但美國癌症專家卻發出了令人震驚的警告:啤酒中不同程度地存有致癌物質亞硝胺,大量飲用啤酒的人患口腔癌、食道癌和直腸癌的危險性要比喝烈性酒者高3倍!
另外,飲酒過量還會導致脂肪堆積,影響心髒功能,破壞腦細胞。所以平時不要飲用過量的啤酒,以防對身體造成傷害。
溫馨小貼士
為了健康,喜歡喝酒的人應該控製啤酒的飲用量,一般每天不宜超過3杯。下酒菜應以新鮮蔬菜、鮮魚、鮮肉、蛋為佳,盡量少用鹵臘熏製品。
啤酒溫度過低危害健康
冰凍的啤酒溫度應控製在5℃~lO℃,因為啤酒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是隨溫度高低而變化的,啤酒中所含的各種成分在這一溫度區間協調平衡,才能形成最佳口味。溫度過低的啤酒不僅不好喝,而且會使酒液中的蛋白質發生分解、遊離,使營養成分遭到破壞。在5℃~10℃之間,純生啤酒中的各種營養成分和口味最穩定。
溫馨小貼士
喝了烈性白酒又喝啤酒,或者將啤酒與白酒摻在一起飲用,這樣對消化道會產生聯合刺激,容易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雞湯營養多,有人不宜喝
雞湯是補虛益氣的佳品,曆來被人們鍾愛。但是,有些人卻不那麼幸運,他們應避免喝雞湯,以減小它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1.胃酸過多者
雞湯有較明顯的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對患有胃潰瘍、胃酸過多或近階段有胃出血病史的人,一般不宜多喝雞湯。
2.高膽固醇症病人
血液中膽固醇高的病人,多喝雞湯,會促使血液中膽固醇進一步升高。血液中膽固醇過高,會在血管內膜沉積,引起動脈硬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
3.膽管疾病患者
膽囊炎或膽石症經常發作者不宜多喝。因為消化雞湯內的脂肪需要膽汁參與,喝後會刺激膽囊收縮,使病情加重。
4.高血壓病人
經常喝雞湯,除引起動脈硬化外,還會使血壓持續升高,難以降下。而長期的高血壓,又可引起心髒的繼發性病變,如心肌肥厚、心髒增大等高血壓性心髒病。
5.腎髒功能較差的人
雞湯內含有一些小分子蛋白質,對有急性腎炎、急慢性腎功能不全或尿毒症的患者,由於腎髒功能較差,腎髒對蛋白質分解產物不能及時處理,如多喝雞湯就會引起高氮質血症,從而加重病情。
溫馨小貼士
喝溫度太高的湯,百害而無一利。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能忍受60℃的溫度,超過此溫度,會燙傷黏膜。雖然喝湯燙傷黏膜後,人體有自行修複的功能,但反複損傷極易導致上消化道黏膜病變,甚至誘發食道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