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王翠雲豐姿綽約(外一篇)(1 / 1)

《王翠雲風姿綽約》

晚清的光緒初年有一位名叫王翠雲的女子,生於揚州水鄉,後因父親經商之故,舉家遷至繁華的蘇州。不幸的是,父親因病早逝,家境驟變,母親無奈之下,隻能將她賣入煙花之地,最終輾轉來到了上海灘。在這裏,王翠雲憑借其出眾的姿色與溫婉的性格,迅速成為了風月場中的佼佼者,豔名遠播,成為無數達官顯貴爭相追捧的對象。

翠雲身姿曼妙,氣質脫俗,無論是征歌還是選舞,都能讓賓客們心滿意足,樂而忘返。某夜,一位貴客在她的房中設宴,席間玩起了拈鬮藏鉤的遊戲,酒過三巡,氣氛正酣。不料,此時又有一位常客到訪,此人素來與翠雲關係親密,他也在客廳內另設一桌,玩起了飛花令賭酒的遊戲,興致高昂。翠雲見狀,竟不顧房中等待的客人,悄然離開,前往客廳與那位舊友相聚。

隨著時間的推移,房中的客人多次呼喚翠雲,卻遲遲不見她歸來,想要離去時,也未見她相送,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怨氣,覺得翠雲此舉頗為負氣。宴會結束後,賓客散盡,侍奉的丫鬟好心規勸翠雲,說待客之道應兼顧周全,以免得罪任何一方。翠雲聽後,非但沒有領情,反而怒斥丫鬟,言道:“他若非出錢為我贖身之人,我又何必在乎他的感受!”丫鬟被訓斥後,雖心有不甘,卻也隻能喃喃自語,最終默默退下,獨自睡去。

翠雲心中怒火難平,越想越氣,竟在夜深人靜之時,偷偷服下了紫霞膏——一種傳說中能讓人容顏不老,實則含有劇毒的藥物,然後和衣而臥。次日清晨,丫鬟進入房間查看,透過輕紗帳幔,隻見翠雲似乎赤裸而臥,便輕聲提醒道:“早晨寒氣重,怎能不穿些衣物呢?”待她走近觸摸時,才發現翠雲的身體已如寒冰般冰冷,再無生機。

這一幕,如同戲劇般突兀而悲慘,王翠雲,這位曾經在煙花之地綻放光彩的女子,就這樣以一種決絕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短暫而絢爛的一生,留給世人無盡的唏噓與感慨。

外一篇《徐瑞卿創小雙擋》

在舊時的上海灘,有一位名叫徐瑞卿的風塵女子,她不僅容貌出眾,更有著一番獨到的經營智慧。徐瑞卿精心培養了兩名年僅十二三歲的小歌姬,如同珍愛稀世珍寶一般,悉心傳授她們歌唱技藝。待到她們歌聲婉轉,技藝初成之時,徐瑞卿便為她們分別取了雅致的藝名——“自鳴鍾”與“八音琴”,寓意著她們的歌聲能如時間之鍾般精準動人,又如八音盒中旋律般美妙絕倫。

自此,每當有貴客臨門,徐瑞卿便會讓這對小雙姝一同登場獻藝。她們身著華服,步履輕盈,各自獻上一曲精心準備的歌謠,歌聲交織,如同天籟之音,令賓客們陶醉不已。這一獨特的表演形式,很快便在滬上流傳開來,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小雙擋”,成為了徐瑞卿招攬顧客的金字招牌。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的口味開始悄然變化。或許是出於對小歌姬成長的考慮,或許是為了迎合新的風尚,徐瑞卿決定改變策略,不再讓“自鳴鍾”與“八音琴”同時登台。她精心挑選出其中更為出色的一位,讓其單獨陪伴賓客,以更加專注和深入的方式,為每一位客人帶去獨一無二的視聽享受。

這一變化,雖然讓一些懷念“小雙擋”舊日風光的客人略感遺憾,但更多的人卻被這種更加精致細膩的表演方式所吸引。徐瑞卿的聰明才智與敏銳洞察力,讓她在競爭激烈的上海灘風月場中,始終保持著領先地位,成為了那個時代一抹獨特的風景線。

而“自鳴鍾”與“八音琴”,這兩位在徐瑞卿精心栽培下成長起來的少女,也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或許繼續在歌壇發光發熱,或許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歸宿,但無論如何,她們都曾在那個繁華與喧囂交織的上海灘,留下了屬於自己的美麗傳說。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