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蘭史媚慧》
鹹豐年間有一位名叫嶽鳳的女子,她出生於蘇州望亭的一個普通農家,家族中雖無顯赫,卻自有一番清雅之氣。嶽鳳自幼便以“鳳”為小字,寓意著家人對她如鳳凰般高潔的期望。她的父親是一位走南闖北的布商,常帶著年幼的鳳兒寓居吳郡,而祖父則堅守鄉土,守護著那份不變的田園情懷。
時光荏苒,轉眼間到了鹹豐庚申年,那是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代,戰火紛飛,民不聊生。不幸的是,嶽鳳的父親在這場浩劫中離世,留下年僅十歲的她和母親相依為命。為了生計,母女倆輾轉來到了繁華的上海灘。初來乍到,嶽鳳總是羞澀地躲在母親身後,每當有客人來訪,她便悄悄躲藏,不願露麵。然而,她那超乎年齡的聰慧與靈秀,卻總能在不經意間吸引旁人的注意。有時,好奇的訪客會故意逗弄她,她便索性爬上床榻,用被子蒙住頭,露出一副既害羞又頑皮的模樣。
上海有一位被尊稱為“清河叟”的老者,他慧眼識珠,一眼便看中了嶽鳳的非凡氣質,萌生了將她收為侍妾的念頭。然而,這一提議並未如願以償,清河叟轉而以慷慨贈金的方式,幫助嶽鳳一家遷居至城北更為寧靜的居所。麵對生活的重壓,嶽鳳的母親望著女兒日益出落得明眸皓齒、姿色出眾,心中生出了一個念頭——或許,這女兒能成為家中的“搖錢樹”。於是,她決定讓嶽鳳學習歌舞,以才藝應客。
未及一年光景,嶽鳳便以其獨特的魅力在上海灘聲名鵲起。她不僅擁有如畫般的眉眼,體態更是恰到好處,既不過於柔弱也不失風韻。她雖言語不多,笑容難得一見,但那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嫵媚與智慧,卻足以讓人為之傾倒。嶽鳳的舉止間透露著一股灑脫不羈,她不喜歡矯揉造作的姿態,反而以一顆玲瓏心,善於察言觀色,往往能準確揣摩他人心意。此外,她還擅長心算,對事物的判斷往往能一語中的,令人歎服。
一時間,追求嶽鳳的達官顯貴絡繹不絕,他們不惜擲下萬金,隻為博取她的一顰一笑。然而,嶽鳳卻保持著一份難得的清醒與矜持,對於眾多傾慕者,她鮮少給予明確的回應,那份淡然與高傲,更添了幾分神秘與魅力。
在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背景下,一位權勢顯赫的提督從天津風塵仆仆地趕到上海,他聽聞了嶽鳳的盛名,不惜以重金相誘,希望能將她納入府中。然而,嶽鳳心性高潔,毅然拒絕了這份誘惑。提督不甘失敗,竟暗中策劃劫持,但嶽鳳憑借著自己的機智與膽識,一次次巧妙化解了危機。在她心中,真正所屬之人乃是一位身份尊貴的公子,兩人情深意重,非同一般。
轉眼間,同治壬申年,這位貴公子以五千金為聘禮,正式向嶽鳳提親,她終於點頭應允。然而,這段姻緣卻遭遇了來自家庭的阻力。嶽鳳的祖父,因為一直生活在鄉間,對孫女在上海的種種經曆一無所知,他滿心希望孫女能回歸鄉土,與鄉間的青年才子締結良緣。因此,他堅決反對這門婚事,使得婚事一度陷入僵局。嶽鳳內心也陷入了掙紮與矛盾,最終,她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暫時放下一切,放浪形骸於江湖之間,這一走便是半年有餘。
癸酉年的春天,嶽鳳再次回到了上海灘,此時的她已年滿及笄之年,名聲更加顯赫。高門大戶的公子哥兒們,若未能一睹她的風采,便會被視為莫大的恥辱。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世界裏,嶽鳳依然是眾人競相追逐的焦點,她的歌聲與舞姿,成為了無數人心中的向往。
然而,就在這一年的秋天,嶽鳳突然設宴邀請了她所有的知己好友。宴會上,她掩麵而泣,深情款款地說:“我在這花前月下、繁華似錦的世界中漂泊了十年,雖看似風光無限,實則不過是在誨人盜誨人淫的邊緣徘徊。這裏雖好,卻非我久留之地。我決意回歸田園,在那簡陋的茅屋中安度餘生。今日一別,或許再無相見之日,請各位留下我的小像作為紀念吧。”言畢,她逐一贈予賓客自己的畫像,作為最後的告別。
次日清晨,嶽鳳帶著簡單的行囊,悄然離開了這個曾經讓她光芒萬丈的地方,開始了她新的人生旅程。她的離去,在上海灘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但更多的人選擇尊重她的選擇,默默祝福她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寧靜與幸福。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