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郭十娘為金柳南所眷(外一篇)(2 / 2)

柳南心中激蕩難平,提筆揮毫,一氣嗬成二十首詩詞,字字句句皆是對過往的追憶與眼前景象的哀憐。此刻,我且摘錄其中幾首,以陳忠實先生那質樸而深情的筆觸,再現那段情感糾葛。

“十載風霜夢已殘,梨花帶雨燕獨還。

徐娘風韻雖猶在,病中容顏惹人憐。

舊舞衣上淚痕幹,往事如煙淚滿衫。”

“幽蘭一束映心田,蟬翼輕紗覆嬌顏。

對鏡一笑百媚生,恍若當年意中人。

時光匆匆情未老,隻願此刻永駐間。”

“暮春時節花正繁,名花爭豔鬥春寒。

十娘獨坐冷豔中,洛神風姿筆下傳。

畫中人兒似仙子,奈何病體漸闌珊。”

“華燭高照宴賓朋,清歌妙舞醉仙靈。

夜深人靜漏聲盡,偷得浮生半日閑。

熏籠微暖倚香肩,柔情蜜意盡無言。”

“細雨蒙蒙籠小閣,殘燈孤影映窗紅。

十娘倦臥無人識,獨對空房心自空。

傷春悲秋情難寄,唯有心香禱蒼穹。”

“久病初愈人更瘦,閉門謝客似隱修。

偶乘輕舟遊碧水,水榭憑欄數魚遊。

閑情逸致難自禁,病中尋樂也風流。”

“未曾學那紅綃女,不羨繁華鎖深閨。

連宵望月心自遠,出門遣童探春意。

世事紛擾皆不問,隻願與君共朝夕。”

“半鉤新月誓三生,短檠之下密語輕。

兩頰緋紅情意濃,欲喚夫君又低吟。

生離死別最堪悲,執手相看淚滿巾。”

“自愧無才似司馬,空留紅粉委塵埃。

茫茫人海尋歸處,何處能築黃金台?

十娘雖逝情未了,餘生難忘此情懷。”

不久之後,十娘終是香消玉殞,柳南心痛如絞,攜酒祭奠,淚灑墳前。憶及十娘生前最愛桃花,他特命人購得數十株桃樹,環繞墓門而植,願那桃花年年盛開,如同十娘笑靨,永遠絢爛於人間。

十娘,乾隆年間的一代名妓,她的故事,如同一曲哀婉動人的歌,流傳於世,讓後人感歎不已。

外一篇《郭紐兒眉目韶秀》

清朝乾隆年間,郭家有一女,名喚十娘,她有個妹妹是位佳人,名叫紐兒。紐兒肌膚勝雪,光澤細膩,眉眼間流露出的是江南水鄉的溫婉與秀氣,仿佛春日裏最柔和的風,輕輕拂過人心。然而,天公不作美,這位佳人腋下卻時常散發一股難以言喻的氣息,世人俗稱為“狐騷臭”,每當她步入人群,尤其是宴飲歡聚、酒香四溢之時,那氣息越發強烈,讓滿座賓客或皺眉掩鼻,或匆匆離席,場麵頗為尷尬。

就在這種情況下,有一位名叫周海廬的才子,對紐兒情有獨鍾,不為世俗眼光所累。他非但未因那股異味而疏遠,反而在心中更添了幾分憐惜與疼愛。一日,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賓客們或笑談風生,或避之不及,唯有周海廬,目光溫柔地落在紐兒身上,提筆蘸墨,揮毫而就,贈予她一首情深意長的詩。

詩中寫道:

“月下花前影成雙,狐臭何曾掩芬芳。

世人皆道美難全,我獨憐卿心善良。

願化清風拂玉體,帶走俗塵留清香。

此生願伴卿左右,不離不棄共白頭。”

字字句句,皆是周海廬對紐兒真摯情感的流露,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訴世人:真愛,無關乎外表的瑕疵,而在於心靈的契合與相互的理解。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