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玉素為趙秋穀所眷(1 / 1)

《玉素為趙秋穀所眷》

在康熙年間,天津城裏有一位名叫玉素的青樓女子,排行第四,人們多以她的排行來稱呼她,她本是山西人氏。玉素身材嬌小,容貌雖非傾城傾國,卻自有一番清新脫俗之美,尤其是她的手腳纖細柔美,肌膚晶瑩剔透,宛如凝脂,在當時實屬罕見。她性情聰慧伶俐,擅長言辭,應答如流。

甲申年初夏的一個夜晚,文人趙秋穀在燭光下初次邂逅了玉素,被她那獨特的魅力深深吸引,隨即贈予她一首《南柯子》詞,詞中更有佳句:

“何物比將嬌與巧?燕子、鶯兒。”

這詩句恰如其分地描繪了玉素的獨特韻味。

然而,玉素自視甚高,心性高傲,若非真正能入她心者,即便對方傾盡財力,用盡各種手段討好,也難以博得她的一笑。但一旦遇到她心儀之人,她便會敞開心扉,毫無保留。這樣的性格使得她在文人雅士中頗受讚賞,卻也引來了一些市井小人的嫉妒與怨恨。

可惜的是,玉素性情中帶有幾分放縱不羈,舉止間略顯輕浮急躁,難以自我約束。她言辭敏捷,出口成章,但往往過於直白,近乎俚俗,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她原本應有的高雅氣質。盡管如此,她依然是那個時代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讓人既愛又憐。

《真珠乘趙秋穀於醉》

在康熙盛世的天津楊柳青,曾經有兩位青樓女子尤為出眾,她們分別以真珠和金錢為藝名,引領著北地風華。當時社會風氣中,以金、玉、珠等貴重之物為名的女子不在少數,這既是一種風尚,也是身份的象征。真珠雖非絕色傾城,但容貌也屬中上,牙齒整齊潔白,更難得的是她性情恬淡雅致,沒有半點囂張跋扈之氣。

趙秋穀是當時的一位文人墨客,偶然間與真珠相遇。最初,他並未對真珠產生特別的情愫,然而,命運似乎總愛在人微醺時悄然安排。一次酒醉之後,真珠巧妙地把握住了時機,與秋穀共度了一夜春宵,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醒來後的秋穀,心中五味雜陳,提筆寫下了《柳梢青》一詞,贈予真珠以表心意:

“無計枝梧,病身陡頓,春夢模糊。

亂惹閑愁,驚開倦眼,鬥帳紅珠。

醉濃不省歡娛,曉鏡裏臨窺畫圖。

聞道門前,煙波澹沲,楊柳蕭疏。”

這首詞不僅描繪了秋穀與真珠之間那段朦朧而短暫的情感糾葛,也借景抒情,表達了他對逝去歡愉的留戀以及對未來不確定的淡淡哀愁。在那個時代,文人雅士與青樓女子之間的故事屢見不鮮,而秋穀與真珠的這段情緣,雖非轟轟烈烈,卻也足以讓人回味無窮。

《金錢為趙秋穀所眷》

在清朝康熙年間,天津的楊柳青有一位名叫金錢的青樓女子,堪稱眾星拱月之中的佼佼者。她與文人趙秋穀之間,維係著一段綿長而深厚的情誼。金錢天生風姿綽約,細長的眉毛下是一雙明亮的皓齒,舉手投足間盡顯楚楚可憐之態,令人心動不已。

金錢不僅外貌出眾,更兼才情橫溢,應對答問之敏捷,即便是飽讀詩書的文士也難以企及。更令人稱奇的是,她偶爾還能說上幾句地道的吳儂軟語,為她的魅力更添了幾分色彩。

某日,金錢踏入了趙秋穀的寓所,這裏既是他的居所,也是他揮毫潑墨、抒發胸臆的天地。秋穀被金錢的到訪深深觸動,心中湧動著無盡的感慨與讚美。於是,他效仿唐代詩人元稹的《雜憶》體,即興創作了十首名為“不忘”的絕句,以此來讚譽金錢的非凡之處。

這些詩句中,有對金錢美貌的細膩描繪,有對她才情的由衷讚歎,更有兩人之間深厚情感的流露。每一首都如同一幅精美的畫卷,緩緩展開在讀者麵前,讓人仿佛穿越時空,親眼見證了那段才子佳人的美好時光。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