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之妓》
橫州之南有一片被時光輕撫的水鄉,它靜靜地躺在邕江與梧水之間,成了往來商旅必經的咽喉之地。自光緒中葉起,電船轟鳴著劃破水麵,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喧囂與繁華,如同一條銀色的綢帶,將這片土地緊緊纏繞,編織出一幅幅生動的浮世繪。
宣統末年,隨著時代的風雲變幻,一群群流落風塵的女子,如同被風卷起的落葉,悄然彙聚於此。她們沒有固定的居所,隻有那一艘艘漂浮在水麵上的竹筏,成了她們臨時的家。這些竹筏,雙層結構,上層是簡陋的客棧,供過往旅人歇腳;下層,則是那些女子用歌聲與淚水構築的秘密花園,一個個娼寮,隱藏著無數不為人知的故事。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橫州南鄉的水麵上便泛起了一層朦朧的光暈。客子們,或是行色匆匆的商旅,或是尋芳而來的浪子,紛紛踏上這片水上浮城,尋找著屬於自己的那份慰藉。他們穿梭於筏與筏之間,時而駐足於客棧,品嚐著粗茶淡飯,時而悄然滑入娼寮,與那些女子共度良宵。
“客官,可曾用過晚膳?小店雖簡陋,卻也有些家常小菜。”客棧的老板娘熱情地招呼著每一位來客,她的笑容裏藏著幾分世故,幾分溫柔。
“不必了,我是來尋樂的。”一位衣著光鮮的客人擺了擺手,眼神中閃爍著欲望的光芒。他徑直走向了一艘竹筏的下層,那裏,正有一位女子在等待著他的到來。
“公子,可有中意的曲子?”女子輕聲細語,她的聲音如同春風拂麵,讓人心生漣漪。她輕撥琴弦,一曲曲南音便從指尖流淌而出,婉轉纏綿,訴說著無盡的哀愁與歡愉。
在這片水上浮城中,每一個夜晚都充滿了故事。有人在這裏找到了片刻的安寧與溫暖;有人則在這裏沉淪、迷失;還有人,隻是匆匆過客,留下一抹淡淡的足跡便悄然離去。但無論如何,橫州南鄉的水上生活都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存在著,它見證了時代的變遷與人性的複雜多麵。
《福州之妓》
宣統末年,福州城的夜色中,南台成了另一番繁華景象。這裏的燈火,不似白晝那般刺眼,卻多了幾分曖昧與誘惑,那是屬於妓女的世界,一個隱藏在繁華背後的秘密花園。
福州的妓女,按等級劃分為四等,一二等者,高居雲端,若非有熟絡之人引路,尋常人難窺其門扉。踏入這門檻,便意味著踏入了一個精心構築的社交場,每一個細節都透露著精致與講究。
“公子,既是初次光臨,不妨先請杯酒吧?”妓女輕啟朱唇,話語間帶著幾分挑逗與溫情。請酒,不僅僅是一場宴席的邀約,更是對彼此身份與誠意的一次試探。
友朋相聚,酒過三巡,桌麵上銀幣閃爍,那是壓桌錢,五圓或三圓不等,根據交情深淺而定。酒桌上的笑聲與低語,交織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麵,而這一切,都不過是為了那場即將到來的私密相會做鋪墊。
若客人願意,亦可選擇在家中小酌幾杯,簡單四菜一湯,便需酬以銀幣五圓,若菜肴豐盛,則費用自然水漲船高。酒至半酣,情愫漸濃,留宿之事便水到渠成,至於資費,則需另議,那是另一番討價還價的藝術。
而唱書堂,則是南台另一處獨特的風景。客人們慕名而來,隻為聆聽那些妓女們的歌聲與故事。二三元銀幣壓桌,便可享受一場視聽盛宴。這裏的氛圍,與一二等妓女的私會之地無異,隻是少了些纏綿悱惻,多了份藝術與文化的氣息。
至於三四等之妓,便顯得遜色許多。她們或許沒有傾城之貌,也沒有過人的才藝,但她們的存在,卻為那些囊中羞澀的客人提供了片刻的慰藉。五圓銀幣,便足以換取一夜的陪伴,雖簡陋卻也溫馨。
在福州南台這片夜色中,每一盞燈火背後都藏著一個故事,或悲或喜,或真或假。這些故事,如同莫言筆下的世界一般,充滿了人性的複雜與生活的真實。在這裏,你可以看到繁華背後的落寞,也可以感受到卑微中的尊嚴。而這一切,都隨著時光的流逝,化作了曆史長河中一抹淡淡的痕跡。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