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之妓》
在清末的光緒初年,漢口這座繁華的水陸碼頭,不僅商賈雲集,更林立著許多風月場所。這裏妓院林立,各自成派,蘇幫的溫婉、川幫的潑辣、湖南幫的熱烈、江西幫的清秀,以及本地幫的質樸,交織成一幅幅色彩斑斕的風俗畫。其中,川幫以其龐大的規模和獨特的韻味,獨占鼇頭,成為漢口風月場上的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在眾多風月場所中,有一處名為“福喜堂”的地方,尤為出名。福喜堂的主人,是一位來自江西的江右人士,他深諳此道,將這座宅邸打造成了漢口乃至江南都難得一見的娛樂勝地。
福喜堂內,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七朵並蒂而開的“姊妹花”。她們不僅容顏傾城,更兼才藝雙全,歌聲婉轉,如同天籟之音,能瞬間穿透塵世的喧囂,直擊人心最柔軟之處。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福喜堂便成為了漢口城中最耀眼的所在,達官顯貴、文人墨客,無不趨之若鶩,隻為一睹芳容,聆聽那繞梁三日的歌聲。
“老爺,您今兒個想聽哪一出?”一位身著華麗衣裳,麵帶春風的龜鴇,輕搖著團扇,笑語盈盈地迎上前來,她的眼神裏既有對客人的熱情,也不乏對自家姑娘們的自豪。
“哦?聽聞你家七姐妹歌聲各有千秋,不如就來個‘七仙賀壽’,如何?”客人是一位身著長袍馬褂,手持折扇的文人模樣,他嘴角掛著一抹玩味的笑,顯然對今晚的安排充滿了期待。
“好嘞,老爺您稍等,我這就去安排。”龜鴇應承得爽快,轉身便吩咐了下去。不一會兒,樂聲響起,七位佳人魚貫而出,她們身著各色華服,宛如七彩祥雲,瞬間點亮了整個福喜堂。
隨著樂聲漸入佳境,七姐妹的歌聲也緩緩響起,或高亢激昂,或低回婉轉,彼此間又和諧相融,仿佛天籟之音,讓人心曠神怡,忘卻塵世煩惱。這一刻,福喜堂內,時間仿佛凝固,隻剩下那動人的旋律和賓客們沉醉的目光。
這便是福喜堂的夜晚,一個關於美、才、情與夢交織的夜晚,它不僅僅是一個娛樂的場所,更是那個時代,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無限向往的一個縮影。
宣統末年,清政府風雨飄搖,漢口的妓院世界也悄然發生著變化,它們被精細地劃分為四個等級,如同社會的縮影,映射出時代的複雜與多變。
一等妓院,那是真正的奢華之地,蘇幫的溫婉、湖南幫的潑辣、四川幫的熱情,以及本地幫的韻味,各自在歆生路、三分裏、四成裏、長怡裏、通濟裏這些繁華地段占據一席之地。這裏的夜晚,燈火輝煌,賓客如雲,每一盞燈火下都藏著一段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在這裏,客人若想享受一番,光是飲酒賭博便需各付銀幣二十圓,而若有佳人相伴,再添一圓,便是那侑酒之資。
“李爺,今兒個還是老規矩,蘇幫的婉兒姑娘,外加一壺上好的女兒紅?”龜鴇熟絡地迎上前,對一位常客笑道,眼神中滿是精明與熱情。
“對對對,還是你懂我。”李爺揮了揮手中的折扇,一臉愜意。
而二等妓院,則相對低調許多,主要集中在南城公所,揚幫的嫵媚、湖南幫的直率與本地幫的親切交織在一起,各自演繹著不同的風情。這裏的消費雖不及一等,卻也非尋常百姓所能及。飲酒賭博,各需錢二十千文,若有佳人相陪,再添一千文,也算得上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張公子,您可是許久未來了,咱們這兒的梅子姑娘可是一直念叨著您呢。”一位穿著樸素的龜鴇,對著一位略顯羞澀的年輕公子說道,言語間滿是溫情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