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江寧之妓之秦淮舊夢(1 / 1)

《秦淮舊夢》

清代的江寧,秦淮河畔,自古便是才子佳人夢回之所,自六朝煙雨朦朧中走來,青溪潺潺,笛聲悠揚,無數風流韻事,如珍珠散落,熠熠生輝。及至大明盛世,輕煙嫋嫋,粉黛如雲,燈火闌珊處,樓台亭閣交相輝映,一派繁華似錦,號稱人間極樂。

然而,世事如棋局局新,順治甲申、乙酉之交,一場突如其來的風雲變幻,將這片歡歌笑語之地,瞬間化作斷壁殘垣,瓦礫遍地,昔日繁華,恍若隔世。

時光荏苒,轉眼已是雍正、乾隆年間,天下承平日久,百姓安居樂業,秦淮河畔再次煥發生機,風月之事,愈發撩人心弦。裙擺輕揚,屐聲橐橐,笙歌悠揚,依舊是一片繁花似錦,春色滿園。

昔日明代的河房,乃文人墨客宴飲遊樂之地,妓家雲集,熱鬧非凡。那舊院,靜立於鈔庫街之南,與貢院隔水相望,仿佛是兩界之間的一抹溫柔。至乾隆末年,繁華更甚,自利涉橋至武定橋,兩岸河房,幾乎家家戶戶皆有佳人居住,熱鬧非凡。

這秦淮河畔的女子,各有千秋,俗有分類:生於斯長於斯的,人稱“本幫”,溫婉如水;自姑蘇而來的,名曰“蘇幫”,清雅脫俗;自維揚遠道而來的,則稱為“揚幫”,風姿綽約。她們身著芬芳羅綺,笑語盈盈間,一曲笙歌嘹亮,足以令世間所有裙屐少年,心神蕩漾,迷魂失魄。

穿過那熙熙攘攘的自利涉橋,向東而行,便是一片名為釣魚巷的幽靜之地。這裏,蜿蜒曲折,直至水關之處,沿河一帶,少了些市井的喧囂,多了一份難得的寧靜與雅致。正是這份靜僻,吸引了那些厭倦了塵世繁華的名姬們,她們紛紛擇此而居,以求一方心靈的淨土。

然而,夏初時分,隨著河水的漸漲,直至中秋之際,這片寧靜之地又悄然間熱鬧起來。一艘艘精致的遊艇,在波光粼粼的河麵上往來穿梭,載著慕名而來的遊人,絡繹不絕。他們或是來此尋覓一份清涼,或是為了一睹那些隱於巷陌之中的佳人風采。

而由文德橋向西,則是武定橋的方向,繼續西行,直至新橋,那裏也有幾座河樓矗立,隻是位置偏西,遊人罕至,因此選擇在此居住的人也相對較少。這些河樓,雖不及釣魚巷那般繁華,卻也自有一番清幽之趣,適合那些喜歡獨處,不願被打擾的佳人。

至於白塔巷、王府塘等地,雖室宇略顯簡陋,無法與那些精致的水榭相提並論,但在這樸素之中,也不乏麗人身影。她們或許出身平凡,卻憑借著自身的才情與美貌,在這片土地上綻放著屬於自己的光彩。

故事,便從這秦淮河畔的一抹溫柔開始,緩緩鋪陳,講述著一段段關於愛情、理想、與命運交織的傳奇。在劉震雲那獨特而細膩的筆觸下,每一個角色都鮮活如初,每一幕場景都仿佛穿越時空,躍然紙上,讓人不禁沉醉其中,忘卻歸途。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