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孝欽後製擲骰圖(1 / 1)

《孝欽後製擲骰圖》

清朝末年清宮裏盛行一個名為《擲骰圖》的遊戲。它並非普通的賭博工具,而是巧妙地融合了地理與神話元素,成為了孝欽後(慈禧太後)最鍾愛的宮中玩具。

《擲骰圖》又名“八仙過海”,其上的圖案描繪了中國各省的地圖,而遊戲中的“八仙”則指的是呂洞賓、張果老、李鐵拐、韓湘子等八位傳說中的男仙,唯一的女仙則是何仙姑。這八仙不僅代表著神話中的智慧與力量,也象征著華夏大地的廣闊與多元。

遊戲開始時,八根精美的牙籌被擺放在桌麵上。這些牙籌直徑一寸半,厚度不足一寸四分之一,上麵分別刻有八仙的名字。參與遊戲的人數可以是四人,也可以是八人。如果隻有四人,那麼每人將手持兩根牙籌。

遊戲的核心是一個精致的瓷碗和一對骰子。玩家輪流擲骰,根據骰子的點數來決定自己的行動。如果某位玩家擲出了三十六點這一最大點數,那麼他所代表的仙人便有機會前往浙江的西湖遊覽。而點數較小的玩家則可能麵臨出局的風險。

隨著遊戲的進行,八仙們將陸續踏上他們的旅程,遊曆中國的各個省份。每當一個玩家完成了對所有省份的遊覽並返回大內時,他將成為這一輪遊戲的贏家。

這個遊戲不僅考驗了玩家的運氣和策略,更讓他們在遊戲中領略了中國的壯麗山河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孝欽後對此遊戲情有獨鍾,她常常與宮女們一起遊戲,享受其中的樂趣。而《擲骰圖》也成為了清朝宮廷文化中的一段佳話。

《王治馨與客作雀戲》

在宣統年間,奉天巡警局的總辦是王治馨。他治下嚴明,公正無私,但局中卻有三名局員彭某等人,他們仗著王治馨的寵信,行為驕橫,目中無人,引起了同僚們的不滿和側目。

一天傍晚,王治馨處理完公務回到家中,發現兩位客人已經到訪。他們想和王治馨一起玩玩麻雀牌,但人數不夠,正好缺一個人,也就是常說的“三缺一”。王治馨微微一笑,吩咐仆人:“去,打個電話,叫大渾蛋來。如果他不在,二渾蛋、三渾蛋也可以。”

兩位客人麵麵相覷,一臉困惑,忙問:“大渾蛋是何人?”

王治馨悠然地解釋道:“哦,我們局裏有些渾蛋,他們特別喜歡賭博。彭某他們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我給他們起了個外號,叫大渾蛋、二渾蛋和三渾蛋。今天我們就等這大渾蛋來湊個局吧。”

兩位客人聽後,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王治馨是在用這種方式委婉地批評那三名局員的惡習。他們不禁對王治馨的機智和幽默感到敬佩,同時也對那三名局員的行為感到不滿。

不久,彭某接到了電話,得知自己被稱為“大渾蛋”,羞愧難當,從此收斂了自己的行為,再也不敢在局裏囂張跋扈了。而其他局員也受到了警示,紛紛改正了自己的不良習慣。奉天巡警局的風氣因此煥然一新。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