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叉麻雀(2 / 2)

“我的祖先長沙公,曾經將賭博用的器具投入江中。如今,天下動蕩不安,人們惶惶不可終日。這賭博之風,與千年前的時局何其相似!人們沉醉於這大夢中,不分晝夜,顛倒黑白。”

“我痛心地看到這一切,想要拿起弓箭去射殺那鵂鶹,但當我舉起弓箭時,那梟卻驚恐地從梁上墜落,魂魄破碎。它的血染紅了爪子,肉穿透了翎翅,我焚燒了它的卵,斷絕了它的後代。”

“你們難道沒有看到,如今各國都在學習體操,強身健體,強國富民。而我們卻還在沉迷於這小小的麻雀之中,忘記了國家的危亡。”

陶心雲的這篇詠歎,如同一記警鍾,敲響了那些沉迷於賭博之中的人們的心靈。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試圖從這麻雀的夢魘中醒來。

在清朝末年,麻雀遊戲風靡一時,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為之著迷。有人用詩來描繪這場麻雀的盛宴,仿佛把每一場遊戲都寫成了一部生動的小說。

“麻雀何難打,隻求實者虛。”這句詩描繪的是麻雀遊戲中的策略與變化,有時要假裝自己手中的牌不強,以迷惑對手。

“逢和須要算,死聽不為輸。”說的是在關鍵時刻,要計算好和牌的概率,即使無法和牌,也不能輕易放棄,因為死聽(聽牌)本身就是一種策略。

“三項家家大,雙風對對符。”這描述了麻將中“中發白”的特殊性,以及“雙風”對子的威力,使得每一家的牌麵都顯得如此強大。

“自摸清一色,喜煞牧豬奴。”這句詩描繪了一個普通人在遊戲中摸到清一色(同花色)的喜悅,仿佛連牧豬奴都會為之高興。

“今日贏錢局,排排對子招。”這是說在今天的遊戲中,對子連連,仿佛預示著勝利。

“三元兼四喜,滿貫遇全麼。”這裏的三元、四喜、滿貫和全麼,都是麻將中難得的牌型,能遇到這樣的好牌,簡直是運氣爆棚。

“花自杠頭發,月從海底撈。”這兩句詩形象地描述了杠後開花和海底撈月的兩種情況,都是麻將中的大胡。

“散場須遠避,竹杠怕人敲。”這是告誡人們,遊戲結束後要遠離是非,免得被人敲詐勒索。

“素有盤龍癖,得閑打八圈。”說的是有人對麻將情有獨鍾,一有空閑就拉上幾個人打上幾圈。

“上家六合占,本位自輸錢。”這句詩描繪了麻將桌上的一種常見情況:上家牌麵極好,而自己則屢屢輸錢。

“勒子看人倒,病張攤我拈。”勒子(三百符謂之倒勒)和病張(三項大張難以打出者)都是麻將中的術語,這兩句詩形象地描繪了玩家在關鍵時刻的決策。

“不如加兩點,或可有莊連。”說的是在關鍵時刻,不如加一些點數,或許能夠連續坐莊。

“又唱竹林戲,謳歌逸興賒。”在泰州,人們打牌時還有唱牌的習俗,比如西風就唱“西瓜玻瓈泡”,北風則唱“北關橋下水滔滔”,使得遊戲更加生動有趣。

“四圈輸八吊,一客累三家。”說的是有人四圈下來輸了八吊錢,連累了其他三家。

“包子連連吃,頭兒屢屢拿。”包子(冒險打出大牌被人和牌)和頭兒(抓到的第一張牌)都是麻將中的術語,這兩句詩描繪了遊戲中的緊張刺激。

“不愁輸得苦,明日早來些。”最後這句詩表達了玩家對遊戲的熱愛和執著,即使今天輸了,也期待明天再來一局。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