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世祖出亡為僧(1 / 2)

《世祖出亡為僧》

在清朝順治、康熙年間,有一位名叫玉琳的禪師,他與木陳上人齊名,都是當時極富盛名的禪學大師。他們的名聲遠播,不僅為百姓所敬仰,更得到了朝廷的青睞。這兩位大師都曾受到世祖皇帝的召見,在宮廷深處探討禪宗的奧秘。

那是一個深秋與初冬交替的季節,玉琳禪師再次接到了皇帝的召令,要他進京覲見。原來,世祖皇帝在秋日的熱河行宮中,騎馬巡遊時,忽然有所領悟,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求道欲望。他立刻派人快馬加鞭,馳往遠方,召喚玉琳禪師前來。

玉琳禪師聞訊後,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啟程前往熱河。他一路風塵仆仆,終於在行宮見到了世祖皇帝。皇帝見到玉琳禪師,眼中閃過一絲欣喜,仿佛見到了久違的知己。兩人相對而坐,開始深入地探討禪宗的精髓。

在參禪悟道的過程中,玉琳禪師與世祖皇帝的心靈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他們的對話機智而深刻,每一個問題都能引出一段深入的探討。

有一天,世祖皇帝忽然對玉琳禪師說:“我常常想到釋迦牟尼和達摩祖師,他們都是王子出身,卻毅然出家求道,成為了一代宗師。自從他們之後,似乎再也沒有人能夠繼承這份榮耀。我也想效仿他們,振興佛法,禪師覺得如何?”

玉琳禪師聽罷,心中一驚,他深知皇帝的話並非空穴來風。他沉思片刻,恭敬地回答道:“陛下,釋迦牟尼和達摩祖師雖然都是王子出身,但他們的成就並非因為身份尊貴。我國乃是泱泱大國,陛下身為萬乘之主,更是尊貴無比。您若一心向佛,護持佛法,那將是天下蒼生的福氣。您的功德無量,遠非成佛作祖所能比擬。”

世祖皇帝聽了玉琳禪師的話,點頭稱是,心中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他知道,自己的機緣已經到來,是時候邁出那一步了。

然而,就在第二年,世祖皇帝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他選擇了出走,離開了繁華的宮廷,踏上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時間回到明朝末年,在峨眉山的高峰之上,有一位老僧,他常年居住在簡陋的茅庵中,與世隔絕。這位老僧有個習慣,他一年到頭都不下山,不吃不喝,隻是靜靜地坐在蒲團上。老僧身邊隻有一個年輕的徒弟,每日負責下山購買糧食,維持師徒倆的生活。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十幾年。

某日,老僧突然對徒弟說:“你安心在此居住吧,我明天就要離開了。”徒弟聽到這個消息,心中十分不舍,他緊緊拉住老僧的衣袖,淚流滿麵。老僧輕撫徒弟的頭,安慰道:“你不要這樣,我有樣東西留給你。”說著,他從袖中取出一幅畫卷,上麵畫著自己的肖像,五官俱全,唯獨沒有眉毛。老僧指著畫像說:“我離開後,你再過十二年下山找我。如果遇到人,就把這幅畫拿出來給他們看。如果有人願意為你畫像添眉,那就是我回來了。”

說完,老僧便飄然而去。不久之後,張獻忠的軍隊入川,到處燒殺搶掠,徒弟在山中隱藏起來,才幸免於難。後來,清朝世祖皇帝入關,徒弟才敢下山。他按照師父的囑咐,走遍天下尋找師父的蹤跡,但始終沒有找到。他在京城乞討為生,轉眼又是十餘年。

有一天,世祖皇帝到郊外打獵,徒弟並不知道他的身份,走上前去講述師父的囑托。侍衛們想要將徒弟抓起來送交官府,世祖皇帝卻製止了他們。他好奇地接過徒弟手中的畫卷,仔細觀看,驚訝地說:“這個人為什麼沒有眉毛呢?”說著,他拿起筆來,為畫像添上了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