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木陳之機緣奏對(3 / 3)

世祖又問:“參禪悟道之後,還會進入輪回嗎?”木陳大師回答:“隻有真正明白生死的人,才能進入輪回。就像皇上您身處高位,我們這些臣子才有機會得到您的恩賜。皇上您願意屈尊就卑,所以我們才能與您共談天語,聽聞佛法。同樣的,八地菩薩在證得真理之後,如夢初醒,上無佛道可成,下無眾生可度,便想進入涅槃境界。但十方諸佛會同聲勸請,善男子,你雖然證得了這個法門,但眾生仍在苦難中,我們諸佛不能因證得此道便認為已經究竟,不妨示現如幻之法門,來覺悟如夢之眾生。從此起大功用行,比之前的修行,功效會成倍增長。”

世祖問:“老子、莊子的領悟之處,與佛祖的領悟之處,是相同還是不同呢?”木陳大師回答:“這裏麵大有誤解。佛祖能明心見性,而老子、莊子所說的,卻難免在心外尋找法則,所以古人判斷他們為無因,濫同外道。”世祖又問:“那麼孔子、孟子的學問又怎麼樣呢?”木陳大師說:“《中庸》雖然也談論心性,但最終歸結於天命,這與老子、莊子的觀點大致相同。然而佛祖能隨機應變,示現為外道,或天人。遠公有言,諸王君子,不知為誰。陛下身為帝王,能專心於此道,便不能以帝王之位來限定陛下的品位。不僅帝王如此,即使如來示現為成佛,也是脫下珍貴的禦服,穿上破舊的衣服,佛也不住在佛位上。”世祖聽了很高興,點頭表示讚同。

木陳大師說:“我年近七十,耳目昏花,不便常侍奉皇上。而且最近有執事僧從天童山來,說山中的大眾都希望我能回去,否則都有離散之意。我擔心叢林荒廢,懇請皇上速賜我還山。”世祖說:“我仰慕大師已久,得以親承教誨,怎忍心讓大師離去。”說完,潸然淚下。木陳大師說:“我承蒙天恩,又蒙皇上眷顧,也何忍遠離。但前麵的奏請,都是萬不得已。”世祖說:“大師到處利生,京師禪道佛法已經寂然無聞百有餘年,需要大師久久闡揚,才有向往佛法的人。大師即使不能久留,也至少要三年。”木陳大師說:“我道德淺薄,怎能副皇上之盛心?皇上以佛心天子之姿,廣發征書,詔求四海知識,此風遍聞天下,億兆蒼生,莫不知有參禪學道之事。皇上已為他們播下了般若種子,即使不能當下修行,也如丈夫食少,金剛種子終會穿皮而出,何況是般若正因呢?”世祖說:“我也不敢強留,違逆大師之意。畢竟大師能寬住幾時,讓我得以時時請益也可。”當天,世祖從中午到酉時,才回宮。四月初一日巳時,世祖率領兩位學士到方丈室,命王文靖問:“如何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木陳大師回答:“一字兩頭垂。”世祖又問:“三教歸一,一歸何處?”木陳大師說:“大家都在這裏。”

學士問:“善知識師是佛祖,為何兒孫們卻要殺佛殺祖呢?”木陳大師回答:“有了你,就沒了我;有了我,就沒了你。”世祖用手指點了一下,說:“《中庸》說天命之謂性,那麼性究竟是什麼呢?”木陳大師回答:“不離皇上舉手之處。”接著,世祖又問:“僧人問雪峯關於古澗寒泉的話,與趙州的回答,是相同還是不同呢?”木陳大師回答:“兩者都是行家,兩者也都是瞎漢。我時常在眾人麵前出醜,今天提起這個公案,也請皇上賜言。”說完,便講述了婆子燒庵的因緣故事,然後說:“假設皇上抱著我,問我正在這樣的時候,該如何說一句話,才能避免婆子出去燒掉庵堂呢?”世祖回答:“我從來不曾留心過這些事,豈敢在老和尚麵前隨意評說。”木陳大師請求道:“懇請皇上到底還是說一下。”世祖又推辭了。木陳大師說:“既然皇上說不出,那麼必須鼓起勇猛之心,切實參究,一直究到無可究處,忽然‘啪’的一聲,自然就能守通八達,得大自在。”世祖聽後,連連稱讚。當天傍晚,世祖回宮後,到了三更時分,還命內臣傳話抄錄婆子的機緣故事入宮,詳細加以體會研究。

某年五月的一天,世祖問:“南泉斬貓的舉動,其用意何在?”木陳大師回答:“直逼生蛇,立刻化為龍。”世祖又問:“趙州當時頂著草鞋出門,南泉讚許他救得了貓,若問我該如何回答?”木陳大師說:“我這個老糊塗,管那些閑事作甚?老是糊裏糊塗的。”

又有一天,世祖親筆書寫“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然後拿給木陳大師看,說:“請老和尚為我轉述一下。”木陳大師回答:“就像日輪正當中午,明亮照耀。”

過了幾天,世祖說:“梁武帝見到達摩,問他什麼是聖諦第一義。達摩回答,廓然無聖。這是什麼意思?”木陳大師說:“就像用綿布包裹特大的石頭。”世祖又問:“梁武帝說,那對我說話的是誰?達摩回答:“不認識。這又怎麼解釋?”木陳大師回答:“就像鐵包裹著泥團。”世祖追問:“那麼,什麼是聖諦第一義?”木陳大師回答:“天上沒有兩個太陽,百姓沒有兩個君王。”世祖問:“那對我說話的是誰?”木陳大師回答:“今日即是向皇上恭賀聖躬萬福。”

又有一天,世祖看到雪嶠和尚的自讚,其中有句“這和尚真奇怪”。他隨即說:“請老和尚為我轉述一下。”木陳大師回答:“他賣弄了不少。”

再有一天,世祖感慨科舉考場中的士子,多數學識淺薄卻成名,才高八鬥卻被埋沒。比如新科狀元徐元文的老師尤侗,極善於寫文章,卻僅以鄉貢選推官。在九王攝政時,又被按察使參奏罷免,這難道不是時運不濟的緣故嗎?木陳大師說:“我聽說,君王和宰相能創造命運,士子有才,就怕皇上不知道。皇上既然知道了,何不提拔他們到高位?”世祖說:“我也有此意。”於是命令侍臣取來尤侗的文集,其中有一篇《臨去秋波那一轉》,世祖與木陳大師共同閱讀,讀到篇末有句“更請諸公下一轉語看”。世祖忽然合上書說:“請老和尚來轉述。”木陳大師回答:“這不是我能轉述的境界。”當時昇首座也在座,世祖問:“天岸,你怎麼看?”昇首座回答:“在不風流的地方,也有風流。”世祖聽後大笑。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