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竇開山盜婦女(1 / 1)

《竇開山盜婦女》

明末清初,在河北省獻縣有一個叫竇誌忠的人,傳說他是明末時期闖王李自成手下的將領。他有兩個兒子,其中二兒子竇開山在當地很有名氣。竇開山小名叫爾敦,江湖上的人習慣上稱他叫做“二東”。因為他長得五大三粗虎背熊腰,所以有時候人們也跟他叫“竇二墩”。他有個被大家稱為“大東”的哥哥。這兄弟倆一同被視為獻縣的巨盜。他們不僅擅長舞槍,更有一手絕技,能讓人對麵向他們投射飛鏢,即使十鏢齊發,竇爾敦也能以槍鋒抵住飛鏢,並一一反射回去。十支飛鏢一個也不落下。他們兄弟倆還會用雙刀。兩把刀舞得風生水起,令人目不暇接,技藝超群,技壓同輩。

竇開山兄弟曾搶劫了一個巨室,官府得知消息後,立即展開追捕。他們找到了竇開山兄弟的藏身之處,但當他們靠近時,竇開山手持雙刀閃舞著衝上前去。由於他的速度極快,武功極高。捕卒們甚至都看不清他的身影,隻看到一尺長的白練在眼前旋轉而過。當他們抬起頭來時,遠遠望去,隱隱約約仿佛還能看到白練的影子。然而,竇開山已經逃到了數十裏之外的地方。

捕卒們看著他們所騎的二十五匹馬,發現它們的尾部竟然被截去了一尺多長。這一發現令他們大吃一驚,他們開始意識到竇開山的技藝之精湛。他們驚歎不已,感慨自己的無能與無奈。竇開山憑借自己的技藝,一次又一次地逃脫了官府的追捕。

竇開山常常在夜半時分闖入民宅,手持雙刀直奔寢室。無論是老弱婦孺,他都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那些美麗的女子更是他的首選目標。他會將她們背負在背上,裹著被褥,越過重重牆壁逃離現場。黎明時分,他仍然會將她們送回原地。這些被汙辱的女子因為恐懼而不敢聲張此事,否則他會在次夜再次出現並將她們帶走,不再送回。

這些女子們隻能默默忍受著痛苦和屈辱,不敢向外界透露任何消息。她們害怕惡跡被遠揚,更害怕竇開山的報複。因此,每當夜幕降臨,她們便會心驚膽戰地等待著竇開山的到來。一旦聽到他的腳步聲或看到他的身影出現在門口,她們便會立刻跪地求饒並送上金銀珠寶等厚禮。這些財物不僅是他搶劫所得的贓物,也是這些女子們為了保命而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竇開山憑借著自己的技藝橫行於阜城、肅寧、交河、吳橋諸縣之間。他的惡名遠揚讓人們聞風喪膽。官員們雖然知道他的存在卻無法逮捕他。他們曾多次組織追捕行動但都以失敗告終。竇開山的身影似乎總是在他們眼前一晃而過而無法捉摸其蹤跡。

竇開山的故事很多,比較著名的就是《盜禦馬》和《連環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很容易在其他地方找到此類藝術作品。不過,不同作品中對竇開山的描述不盡相同。《清稗類鈔》中對竇開山的描述就是一個凶殘淫邪之人。不過無論什麼作品,最終竇開山最後還是被清廷逮捕並被判處死刑。他的罪行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然而他的故事卻流傳至今,讓人們感歎不已。一個技藝精湛的盜賊竟然能夠如此猖獗地橫行於多個縣之間而無人能敵,這不禁讓人深思其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竇開山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盜賊的故事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在這個時代裏社會動蕩不安、民生凋敝。許多人為了生存而被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竇開山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社會環境所造就的結果。他的故事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一個社會的穩定和繁榮是多麼的重要。隻有在一個安定和諧的環境中人們才能安居樂業過上幸福的生活。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