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節 創業初期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4)(2 / 2)

至2000年,趙大偉除公司外已擁有過百萬的身家。同時擁有幾家基本固定大單位客戶,又代理著數家工廠的集裝箱發送接收任務,發展勢頭很好。

趙大偉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自身良好的公關社交能力。他的這種近似於天賦的能力為他贏得了大量運輸合同和很多商業夥伴。正因為這樣,很多朋友往往隻要一找到可以投資掙錢的項目便都喜歡找趙大偉商量投資,一方麵是信賴趙大偉的為人,另一方麵也可以參考他的意見,借他雄厚的實力進行投資。他後來投資的苗圃項目就是出自於一位外地朋友提供的信息。

蘭草作為我國特有的珍貴花卉品種,擁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苗圃種植蘭草效益可觀,隻要通過高起點大投入加上悉心的經營一定會有良好的市場前景。但是具體效益有多大,需要什麼樣的經營條件和會遇到哪些困難,恐怕對很多行業外人來說都不得而知。

一開始趙大偉也不大熟悉,但朋友的極力鼓吹打動了他,在經過種種準備之後趙大偉在異鄉辦起了蘭花種植廠。

為了辦好苗圃,趙大偉在技術、管理、市場方麵都做了周密的調研和準備。然而,趙大偉萬萬沒有想到,問題會出在遙遠的路途上。趙大偉也是在自己已經入主蘭草種植業幾個月後才體會到了實際的困難和問題。苗圃經營管理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苗圃又必須建在適合蘭草生長且地價便宜的偏遠地區。遙遠的路程,長時間往返於城市和苗圃之間,讓一貫戲稱自己是“坐在汽車上創業”的趙大偉也吃不消了。

不得已,趙大偉幹脆把家搬進了苗圃,隻在每周回公司總部布置一次工作重點。麵對自己投了巨資,耗費了心力的苗圃,趙大偉心裏既充滿了希望,又感到騎虎難下。雖然此時他已經知道了物流公司方麵出現了一點管理不力業績下滑的跡象,趙大偉還是樂觀地認為,隻要自己能把苗圃搞好,公司方麵的問題不需要太過緊張,而造成的損失也會在苗圃的發展中得到彌補。

身居野外的趙大偉恐怕沒有想到,自己的這種個人下鄉的行為後來竟然招致了整個事業的被迫轉型。腳踏兩條船的他如果不是在苗圃經營中幸運地獲得了成功,極有可能會一無所有。

有一段時間裏,鄰棚的苗圃屢遭盜竊,趙大偉的苗圃也未能完全幸免。但好在園中大部門珍稀的蘭草品種在強力的保護措施下沒有損失。於是趙大偉處於對苗圃安全考慮,把物流公司那邊每周一次的例行管理也省了。而正是在這段時間裏,公司的小問題演變成不可收拾的局麵。

趙大偉後來收拾公司殘局時才發現,原本料理高效的公司隨著他長時間的離職變得混亂不堪。很多客戶由於他的不過問而另投別處,很多以前物流業的合作夥伴也不知去向。而無法補救的是物流行業的整體結構已經發生了劇烈變化,先前的很多小公司都在他忙於苗圃經營的這段時間裏集體蒸發了,新出現了幾家不甚知名但實力雄厚的大公司,政府采取了強力監管措施,大幅提高了行業準入標準,導致了行業洗牌,統一指定了集裝箱業務方麵的代理公司,而針對物流公司的考察審定前期工作基本全部完成。幹了十幾年貨運的趙大偉突然發現自己在一夜之間被擠出了這個行業。

雖然趙大偉從來都沒有想過會關掉運輸公司去經營苗圃,但局麵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他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發生的一切。對趙大偉來說,不管他願不願意,此時他惟一能做的就是徹徹底底回到苗圃去經營他的那部分野外投資。

無論運輸業還是蘭花養殖,趙大偉做得都很出色。在做蘭花苗圃之前,他也充分地做了資金、技術和市場方麵的準備,應該說,投資是比較理性的。後來,苗圃的贏利也說明了這一點。

然而,異地投資的管理成本被趙大偉忽略掉了。作為一家小企業,請人代理經營往往是不現實的。投資者作為企業的管理者、經營者必須麵麵俱到,事必親躬。結果,“異地”導致的管理成本無限上升,小小的疏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趙大偉喪失了自己事業的整整半壁河山。

同時,趙大偉的故事還告訴我們,進入陌生行業又必須要謹慎,在異地經營要注意兩點:

一、要建立與當地人的利益共享與合作機製,或者實施股份製,或者規定一個你想要的利潤率,讓別人賺一點錢,同時也給別人一點責任,讓他像做自己家的事一樣做你的事情。

二、不要把自己的資本全都投進去,要注重老行業資源的培植,讓它變成一隻能不斷“生蛋”的母雞,為你的新業務不斷積累資金和經驗,等新的行業慢慢成熟,不斷“變”老時,再逐步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