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演講的準備工作(2)(3 / 3)

公元前44年,古羅馬的布魯圖斯等人說愷撒大帝是暴君、有野心。愷撒的重臣安東尼為了駁斥他們的詭辯,在愷撒的葬禮上為愷撒做了辯護,在辯護詞中,選擇了這樣三個材料:

“他從前曾獲勝邊疆,所得的財帛都歸入國庫……”(這不是私心,而是公心。)

“他聽到窮人的呼喚,也曾經流下淚來。”(這不是暴君,應是富有同情心的好君主。)

“那天過節時,你們眼睜睜地看著,我三次以皇冠勸他登基,他三次拒絕。”(這不是野心,而是虛心。)

這些材料都緊扣主題,直接支持和證明了自己的觀點,從而產生了無可辯駁的說服力。

選擇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鮮明、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質、體現演講主題的材料。隻有這樣的材料才能以一當十、以小見大。

陳毅的《代軍長就職演說詞》中所要闡明的主題是“人民的軍隊是任何反動派也消滅不了的”,他隻選擇了兩個材料:一是“在大革命失敗時,朱德總司令隻帶了800多人上井岡山,就發展成今天的50萬大軍”;二是“新四軍的前身是南方各省的遊擊隊……隻有200多人,三年後,新四軍發展到9萬人”。由此推出:“800人沒有被消滅,50萬大軍能被消滅嗎?200人沒有被消滅,今天9萬人還能被消滅嗎?”充分證明了主題。

選擇有針對性的材料

演講者在服從主題的前提下,選材還要有針對性。演講者從聽眾需要出發,有針對性地選擇材料,在組織和選取材料時,“因地製宜,因人施講”,這樣才能達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效果,才能喚起聽眾的熱情和興趣。這種針對性包括:

①要針對不同場合、不同聽眾的具體特點、興趣和愛好選擇使用不同的材料。

②要針對聽眾的文化程度,把材料具體化、形象化,多選擇聽眾能看到、聽到、感覺到的材料。

③要選擇符合聽眾心理和要求的材料,盡量使這些材料和聽眾的切身利益結合起來。

④要選擇那些能給聽眾指明方向、能夠教給聽眾行動的手段和方法的材料。

⑤要選擇那些正確、準確、科學性強的材料,使聽眾相信和服從。

⑥要根據自身的特點,選取那些自己熟悉的、適合自己身份的材料,這樣才能將主題表達得充分而深刻。在演講時才能胸有成竹,具有說服力。

演講材料的收集和選擇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麵,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雖有先後之分,卻無輕重之說。對此,演講者應該切實地重視起來。

6

正確安排要點

收集到足夠的材料以後,把所有的想法根據演講題目進行篩選,保留自己滿意的部分,然後對它們進行綜合,最後做到前後連貫,這個過程涉及到很多的步驟,主要包括:產生想法,把想法歸類,把每一類綜合起來,然後重新考慮、調整並且理順各種想法的關係,最終確定下各個要點。

廣泛收集想法

在準備演講時,不要限製自己的思路。把你覺得演講中可能提到的內容隨手記下來,不管這些內容是在收集資料還是整理準備放棄的資料時碰到的。采用頭腦風暴法,此時注重數量而不是質量。不要對任何想法心存偏見或輕易拋棄,把它寫下來。現在不必為你記錄的內容排列順序。加快工作速度,即使其中有些隻是另一種想法的不同表達或者與另外一些想法截然對立也不要在意。除非已經積累了充足的原材料,否則無法著手進行整理。

把想法整理歸類

你可以采用許多不同的辦法進行組織整理,選擇適合自己的一種或幾種方式,加以組合,起決定作用的可以是視覺效果或者演講內容。

一、基礎的、可行的提綱

組織演講內容最傳統的辦法是采用階梯形的、縮格提綱的格式。但是在確定提綱的時候不要自我局限,認為隻能用正式的、完整的句子列出提綱。用完整的句子列出提綱對你清楚表達要點和分要點很關鍵,但是運用主題提綱這種比較靈活的形式會更有好處。

因為你可能會嚐試采用不同的辦法整理思路,因此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措辭或格式上。以不同的方式對各項內容加以整理,使得它們能夠和諧地組織起來,直到發現一種緊湊而清晰明了的結構為止。

二、概念圖

概念圖是一種理清思路的方式,通過它可以直觀表示某些概念之間的相互關係。你可以按照其基本形式很快繪製簡單的圖表,用中間標有說明的圓圈或方框表示,再用線把它們連起來。

從你的核心想法、你的主題入手,在一張紙的中間畫圓圈或方框。然後利用整理的想法對其加以擴展,圍繞主題寫出幾個要點,留出足夠的空白以備將來補充分要點。圍繞你最初的想法會出現若幹新想法;把腦海中產生的新想法寫下來,用線將相關的要點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