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演講的準備工作(3)(1 / 3)

三、調整可移動的想法

把內容分布在紙上各個部分;它也可以類似於列提綱,用線性方式連接內容。比如,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在記事貼上記下,把它們粘在牆上或桌上。你可以根據主題把它們集中起來,把某一組的某些部分移到另外一組,直到你對整體結構感到滿意為止。或者,如果你更喜歡以線性方式考慮問題,則可以根據記事貼上的內容製定原始提綱,提綱可以寫在任何地方,包括縮格記錄的分要點。

另一種可行的方式是從收集資料的筆記卡片入手,在卡片上添加你自己的想法。我們建議在查閱資料時使用筆記卡片,在上麵注明標題。你可以從這裏著手寫下自己的看法、過渡句並再用一些卡片進行綜合,把它們插在你認為適當的地方。像記事貼一樣,你可以隨意改變順序和模式,變換嚐試多種處理主題的方式。

充分展示每種組合方式的優點,不要急於下判斷做選擇。讓自己享有充分的自由,能夠隨意調換各個部分,直到你認為滿意為止。

經過這個過程,你已為自己的演講準備了好幾個可能的要點。下一步是選擇最能滿足你的演講目的、效果最佳的要點。

要點應獨立且符合主題

一看你的論點陳述句,就應該想到你的演講中應該包括哪些要點。明確必須做出回答的核心問題。一旦明白主題涉及的內容,你就能用論點陳述句檢驗提綱中的要點了。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挑選彼此獨立的要點。

要點之所以被稱為要點不是偶然的,要點是擴展主題的有限幾項核心的不可或缺的內容。

為了盡可能明確清晰地說明問題,要點應該彼此獨立。每項都應該排除隸屬於另一項的可能性。用簡單的話來說,這條法則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句格言“任何東西都有其所歸和所屬”。演講者麵臨的挑戰在於找出一種可以恰到好處地把所有內容加以安排的條理。

有時當你嚐試把各項內容歸為幾個要點時,發現有些內容既可以屬於一個要點也可以屬於另一個要點。出現這種重疊現象時,你就會明白自己還沒有理清思路,還沒有為所有內容找到一個有效的分類係統。如果你不知道某項內容應該放在什麼地方,聽眾當然也不會明白。

給要點分類的時候要遵循單一的原則,使得所有內容可以歸入某個要點,並且隻能歸入這個要點,這一點最重要。

往往會碰到這種情況,即某項內容在兩個要點之間很難決定把它歸入哪一類。對普通聽眾來說,最好的辦法是把問題的範圍縮小,排除某些模棱兩可的要素,必要時把這些問題留到聽眾提問時解答。

如果一項內容可以放在兩個地方,說明你的要點不能彼此獨立。如果一項內容不能放在任何地方,這說明你離題了。

確定要點的數量

雖然這條規則聽起來過於武斷,但是並不像你認為的那樣束縛手腳。作為演講者,你應該圍繞幾個要點整理自己的內容和思路。如果把每條思路都作為要點,結果弄得沒有機會擴展其中任何一條。如果分要點過於龐雜,你就無法從中抽象出適合你演講主題的東西。此外,如果你隻有一個要點,那麼你基本上隻有主題,談不上所謂的整理和組織演講。

還有一點值得大家注意,就是要點如果超過五條,聽眾就記不住了。

重要性相同或邏輯作用平行的要點稱為並列要點。用於解釋、支持或服務於其他要點展開的邏輯推理過程,重要性較小的要點稱為分要點。

你心中必須明白各種要點之間的關係隻是相對的。演講的每條內容都既是並列要點,又是分要點,這也是對其他內容的綜括。

邏輯推理類似於說明內容之間從屬和並列關係,例如,汽車是一種有效的貨物運輸方式,因為汽車運輸的目的地覆蓋範圍相當廣闊;因為汽車的設計形式多種多樣,靈活多變;因為汽車相對易於操作。

顯然,原因從屬於它們所支持的要點。

安排演講內容時用於證明要點的論據不能與要點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或與要點並列。

7

開掘演講主題內容

不同的演講主題有不同的內容開掘方法。有橫向思考開掘內容的,也有縱向思考開掘內容的,當然我們也能從時間的角度出發來開掘內容,還有就是對演講所涉及到的內容的原理進行開掘……其中各種方法的使用隻要合理,隻要能對主題內容進行深層次的開掘都可以考慮。

橫向思考挖掘主題

美國國慶日,反奴隸製運動的宣傳家道格拉斯被邀發表演講。接到這個邀請,他開始思考講什麼的問題。走在街上,看到白人正興高采烈地為慶祝國慶節張燈結彩做著準備工作,作為美國人中的一員他卻一點也興奮不起來,聯想到國家信奉的自由、獨立、平等、人權原則與現實的反差,他腦子裏立刻浮現出一幅頗帶諷刺性的滑稽畫麵:自由女神右手高擎著“人生而平等”的標牌,左手卻死掐著黑人的脖子,欲將其踩到腳下。這個畫麵越來越清晰和真實,使他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