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演講的準備工作(2)(2 / 3)

當然,如果你熟悉的人群中有人對你要演講的項目非常了解,那麼請教他們就再好不過了。

直接向他人請教

直接向他人請教相關問題是非常便捷的一個方法。如果沒有特別合適的人選,你也可以請教一下周圍的人對你要演講的題目的看法。

一、向身邊的人請教

你的朋友、家人、同事都可以成為信息渠道。

在你根據演講題目組織整理自己的思路時,先和那些自己每天接觸的人們談一談。你可能會喜出望外地發現有人對你要講的題目非常在行。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人告訴你的情況是他們自己的觀察和體驗,在書本中是無法找到的。隨便和幾位朋友交談一番,你就會驚喜地發現懂了很多自己原來不知道的知識。在向他人請教的過程中,有幾種人你要主要考慮。

1教師

任何水平的教育者往往都是平易近人的專家。傳播知識和信息是他們的本職工作。如果你不知道應該向哪位專家谘詢,可以打電話詢問適當的院係或學校。他們會推薦你請教某位取得本領域研究成果的專家。

2政府相關部門

因為政府擁有的資源非常豐富,如果找到合適的部門詢問,相信他們會認真地幫助你。

3獨立機構和特殊利益集團

像一些專業性協會和團體也是最佳信息渠道。要注意這些團體看問題的角度往往是有局限性的。可以向一些獨立性的機構、協會、特殊利益集團請教,但是要根據你所了解的客觀標準權衡自己聽到的答複。可能的話,采訪與你的立場不同的專家,尤其是當演講題目有爭議時,更應該這樣做。

另外要注意的是,法官、運動員、商業人士、警官、醫生、會計師等都是專家。如果你不認識某個特定領域的任何人,看看是否可以通過同事或朋友介紹結識一位相關人士。如果無法建立這種聯係,隨時留意報紙上提到的人物。如果他們曾經接受過采訪,那麼可能也願意再回答一些其他問題。

除了請教身邊的人以外,還可以采訪一些相關領域的專家。

二、采訪的技巧

采訪是獲得材料的重要手段。不要慌慌張張、毫無準備地采訪別人。分析一下你的采訪對象,想一想他或她該如何最大限度地為你的研究提供幫助。如果麵談的對象曾經就你所要談論的問題寫過文章或有專著出版,先把這些資料讀一讀。你應該事先設計一係列具體而明確的問題,這樣就不會浪費寶貴的麵談時間,否則隻能得到一些在百科全書中也可以查到的內容。你要準備一些沒有確定答案的問題,而不是做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問題,或者隻需簡單地進行事實確認,但是不要含糊其辭,讓對方不知該從何說起。

采訪時先用幾分鍾時間融洽氣氛,建立進行采訪的背景。介紹自己的身份,解釋你為什麼需要了解這些情況,以及你已經得到哪些信息。同時,再次說明你預計采訪將占用多長時間。這些內容也許是再次提起你打過的電話或寫過的信。如果你希望把采訪過程錄下來,首先應該征求被采訪者同意,但是要準備記錄紙和筆,以防錄音失敗。不管怎麼說,即使你確實把采訪過程錄了下來也應該記錄采訪內容。筆記可以幫助你讓采訪始終沿著所設計好的、有待澄清的問題前進,在重新聽錄音內容時,書麵記錄還可以幫助你把握重點。

開始提問時,一定要把大部分時間留給專家發言。不要打斷、表示異議或魯莽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用話語和身體語言鼓勵專家繼續說下去:點頭、微笑、表示興趣,留意自己的姿勢和麵部表情。用謙和的評價鼓勵對方,比如“我明白了”、“非常有趣”、“那麼後來怎麼樣?”

為采訪結束留出一定的空餘時間。尊重接受采訪者的時間,如果時間快到了,要主動停止發問——即使你隻得到了一半問題的答複。總結自己的采訪角度:通常請被采訪者進行總結性發言會獲益頗多。有些情況下你可以這樣問,“您希望我提出哪些問題而我沒有提到?”當然,最後要對他或她表示感謝。

5

選擇精煉的演講材料

演講材料選擇的大致範圍確定以後,還要注意選擇精煉的演講材料。除了選材要真實、準確,一般來講,選擇精煉材料還要遵循一定的標準:選材要緊緊圍繞主題,選擇新穎的、典型的材料,所選材料最好還要有針對性。

選材要緊緊圍繞主題

主題是選材的依據。選擇材料必須緊緊圍繞主題,選擇材料時必須考慮它能否有力地支持主題或為主題服務,否則,再生動的材料也不能用。即堅持這樣一條原則:凡是能突出、烘托主題的材料就選用,否則就舍棄。能夠有力支持主題的材料一般包括:演講者自己受感動的材料;演講者親身實踐證明了的材料;聽眾感興趣的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