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道理同樣可以運用到其他一些演講上。我們可以把一次20分鍾的演說分解成20個短小簡單的段落或者10個更長一些的、內容更複雜的段落。一般演說者的語速都在一個大致的範圍之內。如果你準備的材料有很強的技術性或者充斥了統計數字、對話和戲劇性的停頓,或者如果你的語速相當緩慢,你最好給每段材料多分配一倍的時間。這種方法相當粗略,但它可以指導你做一些實際的工作來縮小主題。
如果你不能有效地選擇和確定主題,那下麵這些問題能幫你解決一些問題。
一、主題的哪些方麵最適於在公眾場合以口頭方式進行闡述
花費5分鍾的時間朗讀一大串的數字,這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或許這些數據應當分發到每個聽眾的手裏,便於他們做進一步的研究,並對關鍵數據的意義進行討論。
與此同時對自己發問:這是否是一個值得在公眾演說中進行討論的話題?演說不應當被用來傳遞平淡無味的信息,或者討論一小部分聽眾感興趣的特殊問題;它更不應當被演說者用於大肆表現自我。
二、你的主題的哪些方麵最適合於聽眾和演說場合
選擇那些跟聽眾的需求、態度、知識和期望最直接相關的觀點。
三、你的主題的哪些方麵最適合發揮你的優勢
選擇演講議題,應切合自己的年齡、身份、氣質,適合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興趣。這樣,演講者便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心應口”,措辭、語調、口氣也就自然、生動、有聲有色、富有活力,給人以新鮮感和親切感;否則,如果硬要去講那些不切合身份、氣質、年齡和知識水平的議題,必然是力不從心,即使勉強講了,也必然是生吞活剝,生硬呆板,無法感人。
演講者不妨駕輕就熟,選擇自己比較熟悉、最感興趣的議題。這裏所說的“駕輕就熟”,不是指搬用僵死的套話、空話,也不是指套用固有的框架格式,而是指選擇自己比較熟悉、比較了解、比較感興趣、體會比較深的議題,選擇與自己的專業、知識麵比較接近的議題。這樣容易講深講透,講出水平,講出風格。興趣來之於實踐,來之於對社會現實和客觀事物的了解。比較熟悉、比較感興趣的議題,常常是曾經思考過或有一定了解和研究的議題。可見,演講者要使自己的演講門路寬,演講時左右逢源,平日的思考和知識積累是十分重要的。
擬出明確的論點
明確論點也能幫助我們深化主題。具體方法如下:
一、寫出一個概括主題論點的陳述句
論點陳述句不僅宣告了你的主題,它還應當簡要概括你打算就這個主題闡述些什麼。我們之所以要求必須寫成一個完整的句子,是因為當你把句子的主語和謂語交代清楚時,你的思維肯定會隨之清晰起來。“今天我將談論花卉栽培技術”這樣一個論點陳述句使得“你”成為主語,而“談話”作為謂語——這很難說表達清楚了你演說內容的本質。然而,“花卉栽培技術”這樣一個陳述句使得“花卉栽培”話題本身成為主語,而提出的觀點“要經常學習”成為謂語,這樣一來,你演說的內容觀點就相當明確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要把你的論點陳述從其他可能的觀點中區分開來。
二、把論點陳述句分解為一係列有待回答的問題
當化學家分析某種物質時,他們通常要確定它的成分。作為一個演說者,當你對一個主題進行分解,從中尋找蘊涵的問題時,你的工作和化學家很相似。在準備論點陳述時,你得努力去發現並回答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將被用來在演說中向聽眾提問。同時,它們也是你在繼續你的研究工作之前首先應當明確的問題。
如果你想談論漫畫書,你或許會歸納出下麵的簡單句:漫畫書是美國通俗文化中一個有趣而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是由它們的視野、曆史及其形成的影響決定的。對於這篇告知性演說來說,主要有下麵四個問題:
①漫畫書的主題囊括了哪些範圍?
②漫畫書的曆史是怎樣的?
③漫畫書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④漫畫書是通俗文化中一個有趣而重要的組成部分嗎?
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不一定是你演說的主要觀點,你或許也不會依據這個順序來組織你的演說。不過,這種分析為你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並能夠防止你出現過於明顯的疏忽或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