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知足惜福,安享人生的心理軌跡(3 / 3)

1.積極暗示每天清晨,當我們起床後,都應該給予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有時候,如果你先假裝很熱情的樣子,你就真的會變得熱情。照照鏡子,然後向鏡子裏的那個人說:“我很健康,我好快樂!我充滿了熱情!我好棒!”永遠用你漂亮的麵容,溫暖而熱情地對待你的家人。別忘了,是你主宰了你的家庭生活,你可以讓每一天都光輝燦爛,也可以讓每一天都陰暗憂鬱。

2.用激情感染別人,創造積極的生活氛圍

曾經有一位演說家到一家大型公司為員工們演講,這個人在鼓舞人心方麵享有很高的聲望。但在排定他出場的那個早上,他的班機卻延誤了,主持人不斷重新排定演講人的順序,直到最後主持人得到消息說演說家已經到了。主持人手邊有滿滿一頁對他充滿讚譽的介紹。當主持人開始介紹他時,卻看見此人在後來除了不斷地跳上跳下,還一直捶打自己的胸膛。主持人對此很不解。當主持人介紹完這位演說家後,演說家跑上台,作了一次非常精彩的演講。午飯時間,主持人與演說家一起用餐,他說:“你知道嗎?你簡直快把我嚇壞了,你出場前在後台究竟做什麼呀?”他回答說:“激勵他人是我的工作,而且,我每天都在做。但在某些日子裏,我實在打不起勁兒來,就像今天。我在後台隻是‘做出’熱情的樣子,然後我就會變得熱情有勁了。”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學到很重要的一點:每天都充滿了熱情,不但自己受益,更可使周圍的人和我們一樣,過著積極而快樂的生活。

總之,無論我們經曆過什麼,從今天起,都要做個簡單的人,踏實務實。不沉溺於幻想。不庸人自擾。要快樂,要開朗,要堅韌,要溫暖,永遠對生活充滿希望,對於困境與磨難,微笑麵對。

心理啟示

我們每個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也許很單調,那些瑣碎的生活也讓我們逐漸變得麻木、無趣,可生活就是這樣,我們無力改變什麼,因為生活仍在繼續,這就需要我們積極去調劑,努力用熱情去點燃屬於我們生命的激情。

積極的心理是幸福感的源泉

哈佛大學曾做過的一項有關“幸福感”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遺傳基因、與幸福有關的環境因素以及能夠幫助我們獲得幸福的行動。而積極的心理,可以幫助人們獲得快樂、充實、幸福。哈佛大學教授本·沙哈爾也在他的幸福課上告訴學生:從根本上說,幸福感的源泉在於積極的心理。

生活中的人們,如果你想獲得幸福,你就必須從現在起培養自己積極的心理。我們再來看下麵一個故事:有一天,在某個公交站牌處,一個小女孩和媽媽起了爭執。小女孩有點生氣地對媽媽說:“我就要去海邊玩,為什麼你不讓我去!”媽媽勸她:“不是早說過了嗎,今天出太陽了咱就去,但今天沒有出太陽啊,而且天氣預報說還可能要下雨呢,還是改天再去吧。”“媽媽騙我,今天出太陽了……”媽媽笑了起來,問道:“哪裏有啊,不要騙人,你說說,太陽到底在哪兒。”小女孩抬起頭來,東看看西瞧瞧,然後指著天空喊:“那不是在那兒嘛。”“沒有啊,那隻是烏雲而已呀。”“對呀!”沒想到,小女孩一副非常認真的樣子,“太陽就躲在烏雲的後麵呢,等一會兒烏雲一走開,不就出來了嗎?”聽到小女孩的話,所有等車的人都笑了。對於積極的人來說,太陽每天都在天空中,雖然有的時候我們看不見它,那是因為它正躲在雲的後麵,而烏雲總有散開的時候,就如人生總有諸多的幸福會接踵而來一樣。那麼,烏雲密布的時候,你是怎樣看待的呢?如果你也能看到烏雲後的太陽,那麼,你也就是個積極的人。其實,積極的心理也是可以通過練習和學習而獲得的。隻要我們凡事往好的方向看,我們就能看到光明。

有這樣一則堪稱“神奇”的故事:

曾經有一對年過五十的夫妻,他們在進行年度身體檢查時,卻發現自己患了絕症:妻子得了乳腺癌,丈夫患了嚴重的動脈血管疾病,醫生坦言他們隻剩下半年時間了。這簡直猶如晴天霹靂,他們原本幸福的生活似乎一下子就要破滅了。

然而,這對夫妻並沒有就此在哀怨中生活,他們想了想,還有半年時間,足夠他們完成這輩子最想做的事了——環球旅行。於是,他們賣掉了他們十年前才還清貸款的房子,並很快就出發了。

在他們的旅行過程中,他們幾乎忘記了生病這一回事,格外珍惜每一天,他們仿佛回到了二十五年前他們剛結婚的時候,那時候,他們沒錢、忙於工作、照顧孩子,但現在他們有機會了,看到他們甜蜜的樣子,沒有人會想到他們是一對生命即將結束的病人。

五個月後,他們的旅行結束了,按照規定,他們還需要做一次檢查,但在看檢查結果時,連醫生都驚呆了,他發現兩人的癌細胞已經消失,連丈夫的動脈血管阻塞也好了許多,這個結果讓醫生感到匪夷所思。

後來,醫院就這一對夫婦的情況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這是積極的情緒的作用,快樂的人腦內會分泌一種安多芬,它會增加體內的淋巴球,進而增強對抗癌細胞的能力,讓人重新獲得健康。

這簡直是個奇跡!這一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人心態上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就決定了其生活是光明的還是灰暗的。可見,當人生的不幸來臨時,積極的心態是一個人戰勝一切艱難困苦,走向成功的推進器。積極的心態,能夠激發我們自身的所有聰明才智;而消極的心態,就像蛛網纏住昆蟲的翅膀、腳足一樣,來束縛人們才華的光輝。

心理啟示

有人說,積極的心態是創造人生,積極的心態是成功的源泉,是生命的陽光和溫暖,而消極的心態是失敗的開始,是生命的無形殺手。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情緒的力量,請察覺每一個情緒背後的意義,它可能是死神的召喚,更可能是改變命運之門的鑰匙。

從今天起,就做一個幸福的人

有一項統計顯示,在今天的美國,抑鬱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紀60年代高出10倍,抑鬱症的發病年齡,也從20世紀60年代的29.5歲下降到今天的14.5歲。而許多國家,也正在步美國後塵。1957年,英國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隻剩下36%。但在這段時間裏,英國國民的平均收入卻提高了3倍。

為什麼人們越來越富有,反而越發不開心呢?很簡單,因為人們沒有感受到幸福。

那麼,可能有很多人會提出疑問,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呢?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用心感受,用心體會。我們不難發現,那些懂得享受快樂、享受人生的人,都是忙碌的、有活力的、性格外向的人,而他們之所以幸福,是因為他們選擇了幸福。為此,你如果想獲得幸福,不妨按以下辦法去做吧:

1.關心周圍的人和事物

假如你把目光轉移到周圍的人和事物上,而不是隻看到自己的話,那麼,我們的眼界一定會開闊很多。那些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之所以永遠得不到幸福,就是因為他們永遠都不知道滿足。

那麼你應該關心什麼?關心誰呢?張開眼睛想一想,我們雖然平凡,至少可以為病人念念書,到老人院打打雜,甚至把四周環境打掃幹淨……哪怕付出一點點,你也會快樂一些。

2.隻跟自己比,不和別人攀

自打我們記事以來,可能就會被周圍的人耳濡目染,開始對所謂的“成就”“成功”有了一定的概念,在這種壓力下,我們努力學習、努力找工作,並且,這種壓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強烈。而一旦自己落後於他人,我們就會變得自卑、傷心,甚至一蹶不振。

所以,要讓自己獲得快樂,就要重新審視自己,審視自己當初的標準是不是錯了?如今有無進展?如果你真的已經盡了力,相信今天一定會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更好。

3.正視挫折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會經曆各種挫折,如遭受失敗打擊、失戀、學習及工作不如意、不順心等。挫折會使你有各種反應,有的人從挫折中經受鍛煉,增強了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有的人則變得消沉、冷漠。更有甚者,對微弱的挫折也難以忍受,這就很容易給自己的心靈蒙上灰暗的陰影,能正視挫折的人才會變得真正強大,才懂得用心感受幸福。

4.學會調節自己

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有些壓力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卻真實地存在於我們的周圍。如何在家庭責任、工作及人際關係的壓力中做個“走鋼絲的能手”,在家庭和事業間掌控平衡、在職場自在地遊弋是現代人的必修之課。麵對來自各方麵的壓力,我們一定要懂得自我調節,比如,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可以通過運動、讀小說、聽音樂、看電影、看電視、找朋友傾訴等方式來宣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緒,也可以找適當的場合大聲喊叫或者痛哭一場。

5.知足常樂,你會幸福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說過:“我們很少想到自己擁有什麼,卻總是想著自己還缺少什麼!不要感慨你失去或是尚未得到的事物,你應該珍惜你已經擁有的一切。”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是很不容易的,而生命卻是有限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珍惜現在的生活。那麼,從現在起,不妨學會知足吧:

當你每天為了生計奔波的時候,你應該知足了,因為你還有家人;當你對父母的嘮叨不勝其煩的時候,你應該感到知足,因為你還有父母的關心;當你不得不為早起送孩子上學而煩惱的時候,你應該感謝自己,感謝自己有個可愛的孩子;當你沒有私人汽車去上班的時候,你應該感謝上蒼,讓你擁有健康。

心理啟示

我們都希望獲得幸福的人生。而幸福孕育在點點滴滴的生活中。生活是一門藝術,缺少了快樂這支彩筆的渲染和點綴,藝術的色調就會變得灰暗,變得枯燥乏味。通過對生活的細心觀察,我們會發現,幸福具有無窮的能量,蘊藏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為自己尋找一個積極而有意義的目標

哈佛大學教授本·沙哈爾曾說:“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為之努力,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認為有意義的生活裏,享受它的點點滴滴。”在哈佛大學的課堂上,在談到工作問題時,教授本·沙哈爾篤定地告訴學生:“一個在工作中找到意義與快樂的投資家,一個出於正確動機的商人,絕對要比一個心不在焉的和尚,高尚和有意義得多。”哈佛人畢業之後,都會記住教授的話,並且,他們都會把自己的工作當成使命來完成,他們會對工作投入百分之百的熱情,而這也是為什麼哈佛人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生活中的人們,你是否覺得現在的自己正在從事一項很無聊的工作,每天上班也隻是為了坐等下班,你覺得自己的工作毫無成就感?如果是這樣,你必須重新審視自己,如果你對這項工作真的提不起興趣,那麼,你就要為自己重新尋找一個積極而有意義的目標。

曾經有人以醫院的清潔工為研究對象進行了一項研究,在被研究的兩組人中,一組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枯燥、乏味、沒意義,他們得過且過,而另一組人則對工作很投入,他們把醫院打掃得很幹淨,他們經常和護士、病人交談,為此,他們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也獲得了很多的快樂。

在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微軟公司,曾有一個臨時清潔女工升職成正式職工的故事:

她是辦公樓裏臨時雇用的清潔女工,在整個辦公大樓裏,有好幾百名雇員,但她的工資最低、學曆最低甚至幾乎沒有什麼學曆、工作量最大,而她卻是最快樂的人!

每一天,她來得最早,然後麵帶微笑,開始工作,對任何人的要求,哪怕不是自己工作範圍之內的,也都愉快並努力地跑去幫忙。周圍的同事都被她感染了,有很多人成了她的好朋友,甚至包括那些被大家公認為冷漠的人,沒有人在意她的工作性質和地位。她的熱情就像一團火焰,慢慢地整個辦公樓都在她的影響下快樂了起來。

蓋茨很驚異,就忍不住問她:“能否告訴我,是什麼讓您如此開心地麵對每一天呢?”“因為我熱愛這份工作!”女清潔工自豪地說,“我沒有什麼知識,我很感激企業能給我這份工作,可以讓我有不菲的收入,足夠支持我的女兒讀完大學。而我對這美好現實唯一可以回報的,就是盡一切可能把工作做好,一想到這些,我就非常開心。”

蓋茨被女清潔工那種熱愛工作的態度深深地打動了:“那麼,您有沒有興趣成為我們當中正式的一員呢?我想你是微軟最需要的。”“當然,那可是我最大的夢想啊!”女清潔工睜大眼睛說道。

此後,她開始用工作的閑暇時間學習計算機知識,而企業裏的任何人都樂意幫助她,幾個月以後,她真的成了微軟的一名正式雇員。

這名女清潔工是怎麼獲得成長的?就因為她對當下的工作的熱愛和對計算機知識的渴望。當她還是一名清潔員工時,她能以正確的心態去麵對工作,不是怨天尤人,不是得過且過,而是以一種積極的、感恩的、向上的心去感染周圍的每個人。

的確,為自己的目標奮鬥的過程才是真正讓我們感到幸福的,另外,這個目標還必須是積極的,是能帶動我們產生積極心態的。當然,我們依然需要重視當下,重視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認真做好當下的事,並修飾你做事的每一個細節。因為沒有小,就沒有大;沒有低級,就沒有高級。每天那些點滴的小事中都蘊涵著豐富的機遇,偉大的成就都來自每天的積累,無數的細節就能改變生活。

心理啟示

幸福是與快樂和積極聯係在一起的,一個幸福的人,必當有著一個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