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有心有力,脫穎而出的心理秘密(3 / 3)

對於一個人來說,成功的信念和積極的心態比什麼都重要。隻有這樣,你才能在困難中堅持,在堅持中成功。世界上最偉大的人,通常也是失敗次數最多的人。麵對各種不利,隻要有一點點成功的可能,就要永不放棄。

這告訴所有為目標奮鬥的人們,從現在起,多一份堅持的決心吧,為此,你要做到以下兩點:

1.毫不鬆懈,衝刺到最後一刻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成功需要堅持。裁判員並不以運動員起跑時的速度來判定他的成績和名次,你要取得冠軍,就必須堅持到底,衝刺到最後一瞬。如果有絲毫之鬆懈,你就會前功盡棄。同樣,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你堅持,不到最後決不放棄。

2.不因一時的挫折停止嚐試,再堅持一分鍾逆境中能找到順境中所沒有的機會。處於逆境,陷於困苦時,你更要學會堅持,不要輕易氣餒和放棄。隻要堅持一分鍾,就可能迎來光明。

心理啟示

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麵對問題,我們一定要再堅持一下,永遠不要讓“不可能”束縛自己的手腳,有時隻要再向前邁進一步,再堅持一下,也許“不可能”就會變成“可能”。而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對“不可能”多了一分不肯低頭的韌勁。

做有個性的人,不走尋常路

任何一個成功的人,他之所以成功並不是僅僅靠他本人自身的勤奮,還因為他們善於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成功路,他們有與眾不同的思想;而那些失敗的人,也並全是因為他不夠努力,而是因為他人雲亦雲,總是在走別人的老路。

生活中渴望成功的人們,如果你還揣著成功夢,那你就必須有自己的想法。做個有個性的人,不走尋常路,你才能擁有成功。

奧托·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才曆程極富傳奇色彩。

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的是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個學期下來,老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也決不可能在文學上發揮出來。”

此時,父母隻好尊重兒子的意見,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潤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強,成績在班上是倒數第一,學校的評語更是令人難以接受:“你是繪畫藝術方麵的不可造就之才。”

麵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已成才無望,隻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應有的品格,建議他試學化學。

父母接受了化學老師的建議,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點著了。文學藝術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變成了公認的化學方麵的“前程遠大的高材生”。在同類學生中,他遙遙領先……可見,成功是多元的,並沒有貴賤之分,適合自己的、自己擅長的就是最好的,也便是成功的。

的確,幸運之神就是那樣垂青於忠於自己個性長處的人。鬆下幸之助曾說,人生成功的訣竅在於經營自己的個性長處,經營長處能使自己的人生增值,否則,必將使自己的人生貶值。他還說,一個賣牛奶賣得非常火爆的人就是成功,你沒有資格看不起他,除非你能證明你賣得比他更好。

我們都知道,古今中外,任何一個成功者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質:他們積極主動,富有創造力。同樣,現代社會需要的同樣是創造型人才,而要做到這點,你就必須學會培養自己的創造性個性心理品質。所謂創造性個性心理品質主要是指具有創造的意向、創造的情感、創造的意誌和創造的性格等獨特的心理品質。它包括自信、勇敢、獨立性強、有恒心、一絲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

具體說來,你要從現在開始,注重培養自己以下幾點性格特征:

1.自信

擁有自信,才能夠不怕失誤、不怕失敗地去進行新的嚐試。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敢自信走“小路”的人,通常也難成為創新型人才。

2.勇敢

環境是特定的,人是靈活的。因此,人不能被特定的環境所壓製,而是要努力去衝破環境。因此,你要記住,你是勇敢的。你要超越環境之上,做一個永遠的勝利者。當一個人最想做自己的時候,那就等於想解放自我,而不再做環境的奴隸。這樣做即使要付出很大代價也不怕。

3.獨立

你還什麼問題都請求他人幫助嗎?你要記住,你已經長大了,一個凡事讓他人解決的人是長不大的,更不可能學會創新。從現在起,獨立解決問題吧。

4.恒心創新這個過程,也就是破舊迎新的過程,自然是有難度的,甚至是被人懷疑的、否定的,這就需要恒心,如果隻有三分鍾熱度和半途而廢,那麼,再好的想法都不可能真的實現。

5.認真

凡事最怕“認真”二字,對待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采取一絲不苟的態度,還怕什麼問題不能解決呢?因為隻有認真,才能找到新的解決方法和突破口,才能實現創新。

心理啟示

人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成功隻青睞於那些敢想敢做、有獨立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的人,隻要你換一種思路去對待人生,那麼你的世界將無限暢達。

從失敗中奮起,勝利就在前方

自古至今,大凡成功者,無不具備一項品質,那就是擁有不被打倒的意誌力。他們總是滿懷希望,因此,即使他們跌倒了,他們還是會爬起來,跌倒一百次,他們會爬起來一百次,終有一天,他們取得了勝利的果實。每件存在的事物在開始時隻不過是一個想法。“不可能”背後隱藏的巨大成功,隻青睞那些充滿激情、意誌堅定的人。失誤、失敗並不可怕,關鍵在於如何從失敗中奮起,反敗為勝。

科學家貝佛裏奇曾說過:“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處於逆境的情況下做出。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因此可以說,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種特殊環境。“自古英雄多磨難”,曆史上許多仁人誌士在與挫折鬥爭中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因此,渴望成功的人們,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希望,哪怕處於人生的絕境中,隻要你抱有希望,就能絕處逢生。

她從小就“與眾不同”,因為患了小兒麻痹症,不要說像其他孩子那樣歡快地跳躍奔跑,就連平常走路都做不到。寸步難行的她非常悲觀和憂鬱,當醫生教她做一點運動,說這可能對她恢複健康有益時,她就像沒有聽到一般。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憂鬱和自卑感越來越重,甚至,她拒絕所有人的靠近。但也有個例外,鄰居家那個隻有一隻胳膊的老人卻成為她的好夥伴。老人是在一場戰爭中失去一隻胳膊的,老人非常樂觀,她非常喜歡聽老人講故事。

這天,她被老人用輪椅推著去附近的一所幼兒園,操場上孩子們動聽的歌聲吸引了他們。當一首歌唱完時,老人說道:“我們為他們鼓掌吧!”她吃驚地看著老人,問道:“我的胳膊動不了,你隻有一隻胳膊,怎麼鼓掌啊?”老人對她笑了笑,解開襯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那天晚上,她讓父親寫了一張紙條,貼在牆上,上麵是這樣的一行字:“一隻巴掌也能拍響。”從那之後,她開始配合醫生做運動。無論多麼艱難和痛苦,她都咬牙堅持著。有一點進步了,她又以更大的受苦姿態,來求更大的進步。甚至在父母不在時,她自己扔開支架,試著走路。蛻變的痛苦是牽扯到筋骨的。她堅持著,她相信自己能夠像其他孩子一樣行走,奔跑。她要行走,她要奔跑……11歲時,她終於扔掉支架,她又向另一個更高的目標努力著,她開始鍛煉打籃球和參加田徑運動。

1960年羅馬奧運會女子100米跑決賽,當她以11秒18第一個撞線後,掌聲雷動,人們都站起來為她喝彩,齊聲歡呼著這個美國黑人的名字:威爾瑪·魯道夫。

那一屆奧運會上,威爾瑪·魯道夫成為當時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她共摘取了3枚金牌,也是第一個黑人奧運女子百米冠軍。

威爾瑪·魯道夫的故事告訴所有人,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希望,哪怕隻剩下一隻胳膊,也可以為生命喝彩。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夢想,要說成功有什麼秘訣的話,那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在我們麵臨考驗之際,往往會一直以為已經到了絕境,但此時,不妨靜下心來想一想,難道真的沒有機會了嗎?當然不,隻要你滿懷希望,你會發現,你在經受的隻是一個考驗,考驗過去就是光明,就是成功。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有成就事業的強烈願望,你已經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用你的心去實現它了。

拿破侖·希爾總結說,把失敗轉變成成功,往往隻需要一個想法緊跟一個行動。如果因為遭遇了磨難而怨天尤人,如果因為遭遇了挫折而自暴自棄,如果因為麵臨逆境而放棄了追求,如果因為受了傷害就一蹶不振,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人生也是這樣的,隻要你有追求,隻要你去做事,就不會都一帆風順。

當然,要想擺脫困境,還需要你做好計劃,加以實施。拿破侖曾經說過:“想得好是聰明,計劃得好更聰明,做得好是最聰明又最好!”任何偉大的目標、偉大的計劃,最終必然落實到行動上,成功開始於明確的目標,成功開始於心態,但這隻相當於給你的賽車加滿了油。弄清了前進的方向和路線,要抵達目的地,還得把車開動起來,並保持足夠的動力。

心理啟示

法國作家巴爾紮克說:“挫折就像一塊石頭,對於弱者來說是絆腳石,讓你怯步不前;而對於強者來說卻是墊腳石,使你站得更高。”隻有抱著崇高的生活目的,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並自覺地在挫折中磨煉,在挫折中奮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為生活的強者。

能拯救我們的,隻有自己

生活中,人們常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一個人,隻有戰勝自我,才是真正的強者。一個人,隻有學會獨立,靠自己的雙手,他才能成為真正成功的人。的確,在追求人生目標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但無論遇到什麼,我們走的都是自己的路,能拯救我們的,也隻能是你自己,所以,千萬不要指望會有什麼救世主。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西齊弗的故事很能說明這個問題。西齊弗因觸犯了天庭之法,被懲罰到人間受苦。他每天必須推一塊石頭上山。當他將石頭推上山頂回家休息時,石頭又自動地滾下來,於是西齊弗第二天又得去推。這是天神想讓他在“永無止境的失敗”中遭受懲罰,以此來折磨他的心靈。

可是,西齊弗偏偏不吃這一套。他不認為這就是受苦受難的命運安排。他一心想,推石頭上山是我的責任;至於石頭是否滾下來,不是我的失敗。因此,心中始終平靜異常,從不喪失信心,從而始終不放棄自己的職責,每天都滿懷希望。天神見折磨西齊弗心靈的企圖無法奏效,隻好放他回了天庭。

用這個故事對照現實生活,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人必自助而後天助。”若連自己都不願幫助自己,還會有誰幫助你呢?隻要始終自我激勵,相信自己是能行的,永不放棄追求,那麼我們就是命運的主人。因此,當我們受挫時,一定要告訴自己:“摔倒了還要漂亮地爬起來。”

的確,人不可能永遠處在心想事成之中,我們渴望成功,就有可能在成功路上遇到困境。在許多時候,成功者與平庸者的區別,不在於才能的高低,而在於有沒有勇氣,有足夠勇氣的人可以過關斬將,勇往直前,平庸者則隻能畏首畏尾,知難而退,或者將自己的命運交在別人手裏,愛默生說:“除自己以外,沒有人能哄騙你離開最後的成功。”柯瑞斯也說過:“命運隻幫助勇敢的人。”

當我們深處困境時,我們要記住,沒有人能解救你,除了自己拯救自己。其實每個人都有拯救自己的能力,許多人走不出人生或大或小的各種陰影,是因為他們沒有耐心找準一個方向堅持走下去,直到眼前出現新的洞天。

總之,我們需要記住的是,不管你決定做什麼,不管你為自己的人生設定了多少目標,決定你成功的永遠是你自己的行動。隻有行動賦予生命以力量,隻有你的行動,才能決定你的價值。

心理啟示

古語雲:“自助者,天助之。”把別人的幫助當作希望,往往隻是一種被動的奢求,外界的幫助使人更加脆弱,自助卻使人得到恒久的鼓勵。因此,要走出困境,關鍵還在於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