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章 進言失誤(1 / 2)

楊文興笑著說道:“一則是秦老相公的意思,二則也是府上韓成廉韓判官的意思。此外,韓判官還知道王公公整日勞累,所以特意留了一壇絕世之釀的天上酒,贈予王公公享用。”

王公公聽了這話,立刻兩眼冒光了起來。這四個月來,秦府隻在上個月上貢了一壇天上酒,據說官家喝完這酒之後紅光滿麵,雄氣大發。如今這天上酒也隻有那一次拋頭露麵的時候,至今便再也沒有消息。官家曾經催問了好幾次,秦府這邊隻答道天上酒工藝更複雜,一個月最多隻出一壇,有時候連一壇都出不了。

因此,天上酒已經在皇宮中成了傳說級別的好酒了,目前全天下也隻有趙官家一個人嚐過。當然韓元清前幾天天與海棠、麝月所喝的那一壇天上酒,外人自然是不知道這個消息的。

現在韓元清贈了一瓶天上酒給王公公,那王公公簡直就是與皇上享受同樣待遇的人了,他自然是欣喜不已。隻怕單單這一壇天上酒,就已經大大超過了那五百兩紋銀的價值了!

王公公立刻眯著眼睛笑了起來,連忙說道:“這怎麼使得呀,嗬嗬嗬嗬,灑家無功不受祿呀,韓小相公這般心意,灑家如何受得?”

楊文興哈哈笑了笑,說道:“受得,受得,王公公是聖上跟前的人,韓判官早就想與您結識一番呢。”

王公公眼睛轉了轉,立刻就知道楊文興和韓元清送自己銀子和酒,必定是另有所圖。他身為宮中的人,本來就是靠近水樓台的便利,來賺點小外快,若是能幫上的忙,自然就順手幫一把,若是幫不上的,也可以借口托詞,反正又不在乎得罪不得罪人。

於是,他笑眯眯的問了道:“楊幹事,這……韓小相公莫不是最近遇到了什麼難處,需要灑家幫上忙的地方吧?”

楊文興依然傻乎乎的笑著,說道:“王公公真是明曉的人呀。不過,其實咱家的韓判官也沒什麼大難處,隻是前不久韓判官與秦老相公閑聊了一陣,聊的還是關於那陝西告急的事情。王公公也許您還不知道,咱家的韓判官以前可是在襄陽府帶過兵、打過仗的,自然是懂得一些戰略和局勢。”

王公公一邊聽著一邊微微點了點頭,歎然的說道:“原來韓小相公還有這等經曆呀!唉,果然是文武全才呢。”

楊文興知道王公公隻是說的客套話,於是沒有理會,接著說道:“正是因為有這層經曆,所以韓判官與秦老相公談話的時候,就指出了陝西危急的一些要害之處。而秦老相公聽了這些要害之處,頓時也深感認同,眼下朝廷和民間都人心惶惶,因此秦老相公本著排憂解難之心,便將韓判官的意見寫了一道折子遞到朝裏去了。”

王公公其實對什麼陝西告急的事情一點都不在乎,反正大難臨頭就到處跑,大不了就跟著官家再到海上躲避一陣子。不過他依然耐著性子,歎聲的說道:“秦老相公和韓小相公正是思國思民呀,這等忠心可昭日月。”

楊文興笑了笑,說道:“其實問題便出在這裏了。韓判官不過是節度使府上的判官而已,因此很擔心朝中一些大臣會對這折子有所輕視。當然,輕視那還是小事,就怕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會抨擊韓判官亂議朝政呀。因此,還希望王公公從中翰旋一番,聖上采納不采納折子上的意見那無關緊要,最緊要的還是不要生出事端。”

王公公思考了一番,為難的說道:“隻是,這遞折子是中書省和內侍省的事情呀,灑家不過是負責禦膳房這一塊,八竿子打不著關係呀。不過………若是韓小相公肯再出點錢,灑家倒是可以幫忙疏通一下關係,讓中書省那邊將折子扣下來。”

楊文興連忙說道:“嗬嗬,其實韓判官並不是這個意思。折子不過扣下來還是遞到聖上麵前,都是會經過專人審查的,這事可是跑不了的。因此,韓判官隻求王公公能找機會在聖上麵前為韓判官美言幾句,隻說韓判官不是有意亂議朝政便成了。”

王公公怔了怔,隨即哈哈大笑了起來,說道:“原來就是這樣的事呀?放心吧,放心吧,這等小事灑家自然記在了心上,一定找機會與官家為韓小相公美言幾句了。”

楊文興總算舒了一口氣,笑著說道:“那就有勞王公公了。”

王公公罷了罷手,說道:“哪裏的話,哪裏的話,小事一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