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章 行賄(1 / 2)

古代在朝的官員,向來都隻是有言論權而沒有實權,尤其是在南宋這樣動亂不安的時候。如果能扶持一位在外將兵的大將,那在朝中說話的底氣都是十足一些。與此同時,在外將兵的大將如果在朝中沒有一個靠山,不僅升遷會很困難,而且還會極容易遭到君上的懷疑。

秦朗聽了韓元清的這番話,隻是嗬嗬的笑了笑,說道:“你別想得太遠,老夫隻是幫你上疏一番,至於能不能成,還得看官家的定奪了。”

韓元清自然也是知道的,眼下隻能等待消息了。

--

從秦朗這邊告辭之後,韓元清回到了公府這邊,他在公府正堂上找來了高寵和楊文興,打算和他們商量一番下一步的計劃。

高寵和楊文興在聽說秦朗答應為韓元清上疏給官家,都顯得很興奮,在他們看來其實這件事已經是十有八九能拿準了。

高寵歎息了一聲,露出了一副感慨的樣子,說道:“我等已經在閑了快五個月了,總算等到了再次大展拳腳的機會。”

楊文興連連的點了點頭,笑嗬嗬的說道:“是呀是呀,再這麼下去,俺這把骨頭就軟下來了,到時候真不知道該如何再上陣殺敵了。”

韓元清微微的笑了笑,搖了搖頭說道:“你們別高興的太早,咱們現在還有很多情況是未知數呢。豈不說官家會不會準許我出去,畢竟任命一個在外帶兵的官職,那可是要有極深的資曆和背景的,更重要的是要得到官家的信任。再者,就算官家僥幸給了我一個官職,那我也要有錢有糧才可以招兵買馬,這錢和糧也害死一件難事。”

楊文興有些搞不懂了,連忙問了道:“小韓相公,先前咱們賣的酒不是賺了不少銀子嗎?這些銀子不就可以拿來招兵買馬了嗎?”

韓元清苦笑了一陣,說道:“我確實是這麼認為過,可是經過這幾個月的買賣,咱們也不難看出,這酒也沒賣出多少錢了。因此,我們自然是不能單靠這份收入來招兵買馬了。最多隻能當作是啟動資金了。”

楊文興聽了這話,顯得有些著急了,連忙問了道:“那……那俺們怎麼辦?難道,就俺、高兄弟跟著小韓相公你一起,前前後後就三個人赤條上陣了!!這,這也太兒戲一些了吧!”

韓元清白了楊文興一眼,說道:“你也知道是兒戲,卻還說出來,這不就等於是廢話了嗎?你放心吧,咱們自然不可能三個人就赤條上陣了。好歹等咱們到了前線之後,總是有機會的。”

楊文興隻能歎了一口氣,不再說話了。

高寵同樣顯得心事很重,眼下他們都是空有一腔熱血,卻落了一個報國無門、有武無用的地步,還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了。

韓元清沉了沉氣之後,忽然又說道:“眼下,我們最要緊的還是得想辦法讓官家準了我的官職才是正經。我得想個辦法促成這件事?”

高寵疑惑不解的問了道:“韓兄弟你有什麼辦法?這皇宮可不是秦府,你可不能就這麼堂而皇之的走進去說服官家了。而且就算韓兄弟你見到了聖上,隻怕也未必得到聖上的注意。唉,說到底,咱們這些無名之輩,隻能是默默無名。”

韓元清卻不這麼認為,說道:“凡事都是需要自己爭取的。對了,我有一個辦法,說不定能行得通。”

高寵和楊文興都齊齊的看向韓元清。楊文興忍不住問了道:“小韓相公,什麼辦法?可先說出來,讓俺們安心一下。”

韓元清正色的說道:“也許你們會以為我的辦法有些齷齪,但是有時候我們也是迫不得已的。”

聽到這麼一說,高寵奇怪的說道:“韓兄弟,你這是什麼話?你的決定我們都是很支持的,眼下若是能盡快定下了外調的命令,對咱們可是大事呀。”

韓元清於是說道:“我打算賄賂官家身邊的公公們。秦老相公的折子遞進朝廷裏,先要經過門下省,然後再到中書省,最後可能是交代內侍省又太監遞到聖上手裏,這前前後後可能還有三、五天的時間。而且期間還有可能被宰相代為批奏,那可就直接沒戲了。”

高寵和楊文興都不明白韓元清講這些程序做什麼,他們都是粗人,對宮廷之中繁複的規矩可是一點都不感興趣的。

韓元清接著說道:“不過,如今丞相是趙鼎新趙老相公是主戰派,秦老相公的折子遞到他那裏,自然會被他引為自己一派,所以還是有一線希望交給官家過目的。而此時,咱們就需要討好官家身邊的公公們了,官家在過目奏折的時候,這些公公在一旁促進的議論一番,多多少少會影響官家的判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