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缺乏獨立性的孩子,常常沒有主見,膽怯怕事,依賴懶惰,意誌薄弱,經不起一點挫折。因此,從小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對其日後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父母應該做的事”
1. 每一個人出生之後都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父母不要在孩子一遇到困難時就迫不及待地去幫助他。
2. 要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給他們一些成長的空間,多鼓勵他們去獨立完成事情。即使失敗了,也要多給予他們鼓勵,鍛煉其獨立意識和能力。
3. 凡是交給孩子的事,都要提出相應的要求,並且對照要求檢查孩子做的情況。盡職則表揚,敷衍則批評,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他人的影響。隻有這樣,孩子才能自立起來。
◎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
父母應充分尊重孩子,把他看做是獨立的生命個體,讓孩子充分體驗獨立的感覺。隻有這樣,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才會得到充分的發展,才會成為一個有較強獨立意識的人。
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作文題目,希望他們各自給自己的父母寫一封信,有一個同學是這樣寫的。
親愛的爸爸媽媽:
您們好,工作辛苦了!
媽媽,今年我都11歲了,我已經長大了。雖然這樣,但在您們的眼中,我永遠是個孩子。您們永遠護著我,使我失去了同齡人原有的自由。有時,我真想大聲告訴您們:"我長大了!"但我始終沒有開口,是因為您們愛我才護著我,我不想讓您們傷心。我理解您們的心,但我更渴望您們能夠理解我。
媽媽,您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我的身上,讓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是這樣卻使得我什麼都不會做。我知道這就是您眼中的母愛,我知道那是您的關心。但請您給我一點自由行嗎?不要讓我窒息在愛的溫室裏好嗎?我真的不是小孩了。
其實,有很多事情,您都可以試著放手,讓我來做,譬如洗碗、掃地、拖地板等等,我會做得很好的。
媽媽,您還記得那次嗎?那天我看見奶奶在廚房做飯,我也很想學一學,便叫奶奶教我。
燒菜必須從最基本的開始學起。說來慚愧,我長這麼大還不會開煤氣,所以要先學會開煤氣。奶奶先做了個示範,我也跟著開了一次,那燃起的火焰令我激動萬分。正當我想要開第二次時,您發現了,連忙走了過來,生氣地說道:"你這是在幹什麼?燒菜開煤氣是你幹的嗎?也不想想後果,萬一出了差錯,爆炸了,起火了那可怎麼辦……"說著,上前關了煤氣,就離開了。看到您堅決的眼神,我知道又沒得商量了。這也表示我又一次放棄了嚐試。
媽媽,我要告訴您的是:我知道您不讓我輕易去嚐試做事,是關心我,不想讓我受到傷害。可是,您知道嗎?我現在已11歲了,都快小學畢業了,我完全可以幫您們做些事的。如果您再用您的這種方式來"關心"我,您的關心就變成溺愛了。媽媽,您的女兒終究要長大的,您不可能保護我一輩子。人生的路還很長,這需要我獨立去闖。所以,媽媽,請您放手吧!
西方與中國有著許多的差異。例如,在西方,如果有客人第一次登門拜訪,主人就會全家在門口等候;如果有健在的父母,主人會首先向客人介紹自己的父母,然後逐一介紹孩子,不論孩子年齡多小,都會一個不漏地介紹給客人。而在中國呢,父母則很少這樣做。這就說明,在大多數父母的思想中,沒有像西方人那樣尊重孩子,更沒有把孩子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但是,孩子確實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權利,有選擇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和前途的權利。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