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娥讓玉華和厚德帶著玉潔在屋外玩,自己也拿一雙玉潔的小布鞋縫補起來,小孩子的鞋子破得快,隔兩天就要補一次。
她一邊補鞋一邊問:“大嫂,你說我這次懷的會不會還是女兒?”
王惠芳愣了一下,停下手裏針,疑惑地問:“月娥,你怎麼了?怎麼突然問這個?肚子裏的,誰說的準呢?我們吳家不興男女(不偏愛男孩),女兒同樣愛,你不要有壓力。”
“我知道爹娘男女都喜歡。”胡月娥低聲說,“可我還是希望是男兒,我想給忠國留個後。”
“傻妹子,你說什麼呢?”王惠芳責備地笑著說,“女兒不是後人?想要男孩也容易,多生幾個唄。你看,玉潔還不到一歲,你就懷了老二,照這樣子,一年一個,看你要生多少。你現在好好養胎,別胡七亂八地瞎想。”
胡月娥也跟笑起來:“我今天是被那幾個碎嘴婆子氣著了!”她便把今天送茶時聽到的話告訴了大嫂。
王惠芳氣憤地說:“這幾個死婆娘亂嚼舌根!我要是在那兒,不把他們祖墳罵得冒青煙兒不解氣!”接著安慰胡月娥說:“你別理會她們!她們是欺負你剛來,知道你不好意思與她們吵架。下次她們再敢亂嚼舌根,要是被我逮著,看我怎麼收拾她們。”
胡月娥笑著說:“我沒什麼,大嫂,你別生氣!我也聽到了一些忠國和夏蘭芝的事……”
王惠芳打斷說:“那些都是過去的事了,別再聽了。現在你們兩口子不是過得很好嗎?何必再扯那些陳芝麻亂穀子的事兒膈應自己呢?”
胡月娥知道大嫂為她好,便笑著說:“大嫂,我真的感覺這次是兒子。這次懷孕,跟懷玉潔時完全不同的。懷玉潔時,我吐得厲害,吃也吃不下,吐到最後隻是水了,渾身沒力氣。三個月後才慢慢地吃些東西。我娘家嫂子還取笑我嬌氣呢。你看我現在快三個月了,沒有吐,還吃得多,精神氣兒還很好。還有,不是說酸兒辣女嗎?我最近就喜歡吃酸的。我想肯定是男兒!”
王慧芳看胡月娥那認真的樣子,也不知道是對是錯,隻能應著:“這麼說著,應該是男孩吧!不管哪樣,你得注意身體!”
接著她們各自做自己的手工,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
冬去春來,1978年過去了,迎來了1979年。
胡月娥的肚子一天天長大,到五六個月時,孩子胎動很頻繁,孩子力氣很大,隔著肚皮很明顯地看到孩子在肚子裏的動作,她越發地相信是男孩,每天過得非常開心,忘記了懷孕的辛苦。有時晚上還逼著吳忠國撫摸她的肚子,幸福地享受孩子胎動時刻,是她作為母親的驕傲與自豪。她總是小心翼翼地護著肚子,常常對著肚子叫著兒子乖,兒子聰明,兒子聽話等。
1979年春夏之交時,一天晚上,天上下著蒙蒙細雨,吳忠國陪著胡月娥早早地休息了。夜裏胡月娥突然感到肚子有輕微疼痛,她推醒吳忠國說:“忠國,我肚子痛,是不是要生了?快去喊娘和大嫂!”
吳忠國在睡夢中驚醒:“要生了?啊,我去喊娘和大嫂!”他匆忙套一件衣服,開門,在堂屋裏喊:“娘,大嫂,月娥要生了!”
吳家大人們都被吳忠國的喊聲吵醒。
大嫂王惠芳匆忙穿好衣服,到月娥房間問問的情況。她知道還要等會才生,趕快讓吳忠義兄弟倆去把接生婆找來,然後去廚房燒水,準備東西。
吳老太太來時,該準備的東西,王惠芳已經準備好了。
吳老太打趣地說:“唉,我老了,沒你們年輕人利索!”
王惠芳笑著說:“娘,我知道你是怕吵醒三個孩子。我知道的東西,我都準備了,沒想到的,你老人家再提醒我。”
胡月娥說:“大嫂,小孩衣服都在衣櫃裏,洗好了疊在小籃子裏。”她接著說:“娘,大嫂,我感覺還是有些怕。”
吳老太坐在床邊,安慰說:“不用怕,這第二個比第一個好生。一會兒接生婆來了,就沒事兒了。”
王惠芳笑著說:“你放寬心,放鬆些。我們都在旁邊陪著呢!”
一個多小時後,接生婆侯嬸來了,她是另外一個村子的人,一個幹瘦的老太太,五十歲左右,剪著齊耳短發,額前的頭發用頭繩綁在一起向後邊倒著,背著一個藥箱。七八十年代的接生婆(也叫接生員)一般是村大隊裏派到鄉鎮醫院正規學習過接生的人,她們都配有正規的藥箱和工具。因為有她們的存在與付出,那個時候的小孩出生成活率已經很高了,也幫農村的產婦減少了很多風險。
吳老太看見人來了,連忙起身歉意地說:“老妹兒,這大半夜的,又要麻煩你了!”
接生婆侯嬸笑著說:“老嫂子,別這樣說,這是我應該做的。我先檢查一下。”她放下藥箱,王惠芳趕忙打來一盆溫水給她洗手。
接生婆侯嬸洗手後,走到胡月娥的床邊,掀開被子,一隻手靈活的在那高高地肚子上輕輕地摸著,好一會兒才對吳老太說:“這孩子比較大,你這二媳婦看起來胖,盆骨不是很大,生的時候會很辛苦。為了安全起見,去衛生院生更好些。”
胡月娥一聽說去衛生院,著急地說:“娘,我怕去衛生院!”那時女人的思想非常保守,覺得醫院生孩子,是當著外人的麵生孩子,很難堪。
吳老太一時沒了主意,不知道該怎麼辦,問接生婆侯嬸:“大妹子,她不想去衛生院,在家裏也能生,是吧?”
接生婆侯嬸笑著說:“老嫂子,在家生就是會辛苦些,孩子大,不容易出來,下麵會撕裂得厲害些。”
胡月娥堅持要在家裏生。接生婆檢查宮口後說還早,讓大家就等著。
王惠芳去廚房煮些麵條加五個雞蛋,盛了三碗麵送到房間裏。孕婦和接生婆每人兩個雞蛋,吳老太一個雞蛋。大家謙讓一番,就吃了,長夜難熬。
胡月娥肚子越來越痛,她抓著被子,不停地呻吟。公雞打鳴了,孩子還沒生。
東方泛亮了,吳老太對王惠芳說:“惠芳,你去做飯吧!他們起來要吃飯了!我和侯嬸在這兒守著。”
王惠芳應著:“好的,娘!”她出房門去做飯了。
胡月娥越來越痛,在床上扭動著身子呻吟。侯嬸跪在床上用雙手在大肚子的兩側,用力地往下輕輕地推著,給孩子助力。
吳老太沒辦法,隻能祈望神靈,她嘴裏不停地念叨著:“菩薩保佑!列祖列宗保佑!”
天大亮時,王惠芳做好了早飯,看孩子還沒生,又趕忙將全家人的衣服拿到池塘去洗。
直到村民們早上放工回家吃早飯時,人們聽到一聲嬰兒的啼哭聲,聲音大而響亮,知道吳家老二媳婦生了。
王慧芳聽到嬰兒哭聲,放下衣服,忙著往家裏趕。一進家門就看到婆婆懷裏抱著娃娃正從堂屋進廚房,她趕忙走近,小聲問:“娘,生了?男兒還是女兒?”
吳老太高興地說:“生了,你看這臉蛋紅紅的,長大了就是白白的,胖嘟嘟的小棉襖兒。”她寵愛地將手裏的小不點給大兒媳看,並得意地說:“惠芳,這丫頭機靈著呢,這才出生多會兒啊,就睜著眼睛看呢。像個小大人一樣,嗬嗬……”
王惠芳接過孩子,也是越瞅越喜歡,雖然自己也有兩個孩子,大的六歲,小的四歲,正是狗也嫌棄的年紀,看著這個軟軟糯糯的小肉團,愛不釋手,開心地讚同說:“娘,這孩子將來特別聰明,小眼珠子瞅著我呢,也不哭鬧。真是討人喜!”歡喜之餘,她心裏咯噔了一下,月娥天天叫著兒子,結果是女兒,她能接受嗎?
王惠芳又小聲問吳老太:“娘,月娥知道是女兒,有沒有難過?”
吳老太歎氣地說:“唉,這生兒生女是緣分。”繼而小聲說,“那二愣子娘,聽說是女兒,一臉的不高興,看都不看孩子一眼,這不,才洗好,我就抱出來了!”她接著對小肉團說,“唉,你傻子娘,那麼艱難地生下你,還不喜歡,這不是傻是什麼?”
王惠芳為難地說:“娘,依您這樣說,待會兒我進去,對她說什麼呢?”
“嗯,你先去拿早飯吃,晚點再說。侯嬸兒累了一晚上,吃完飯讓忠義送她回去休息。月娥下身傷著了,忠國在房間陪著她。”吳老太太說。
“好!娘,那我先拿飯吃。”王惠芳忙著進廚房將早飯擺放到堂屋餐桌上。
飯後吳忠義騎自行車送侯嬸回家,吳老太提著一個小竹籃給吳忠義,裏麵裝著幾個塗了紅色的雞蛋,一包紅糖和一包煙。那時候老百姓對接生婆的感恩,就這些東西,沒有錢。接生婆在農村是受人尊重的人,隻要有人請,不管白天黑夜,天晴下雨,她們都會出門幫忙。有的困難人家沒有東西,隻有千恩萬謝的口頭感激,她們也不會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