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將銘記一種忠誠
——中地集團公司東非經理部副總經理方小平的事業心
題解:事業、追求及其他
人生總是需要事業的支撐,沒有事業的人生必然暗淡無光。實現任何一項事業的目標,都必須有付出,有不懈的追求,否則定然難有成就。從古至今,中國知識分子階層很講究立誌,所謂壯誌淩雲、所謂誌存高遠,說的就是一種事業心。“壯士腰間三尺劍,男兒腹內五車書”提倡的是為事業須做準備,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表明的則是追求事業的信心。人們應當趁年輕時及早立誌,像漢高祖劉邦的“鴻鵠高飛,一舉千裏”;追求一項事業要有恒心,這才有魏曹操先生的“老驥伏櫪,誌在千裏”。此中道理,顯而易見,但實施起來很難。
方小平對我這樣說:“我在嶽陽市自來水公司工作過13年,現在在非洲又幹了13年,今年47歲,再工作13年就正好退休了。”三個13年,就是他最有效生命的人生階段,竟然幾句話被他安排妥當了。稍加琢磨不難發現,用這麼幾句平凡的話概括自己一生的人,會有多麼強烈的事業心,又有多麼堅定不移的事業追求啊!方小平,中國地質工程集團公司東非經理部副總經理,讀過給排水和土木工程兩個專業,是位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的工程師。自1998年投身中地集團公司的海外事業以來,幾乎連續13年置身於非洲工程市場,他再無遺憾,無怨無悔,並決心為事業奉獻終生。我們可能不會完全理解方小平的人生追求,然而我們必定敬佩他這種完全忠誠於一項事業的精神。
命運的確充滿了不可捉摸的因素,許多轉折令人猝不及防。當年中地東非經理部創業期一度曾獲得多個工程項目,與方小平同一批奔赴坦桑尼亞的中方工程技術人員便多達將近50人。時至今日,這批人當中連方小平在內,真正留在非洲堅持工作的隻有3個人。當然,我絕不是說不能長期留在非洲工作的人就有什麼不對之處,肯定是尊重任何人的任何人生選擇。值得思考的地方是,相同的人生經曆能孕育不同的事業抉擇,而不同的事業抉擇一定會產生不同的命運落差。在事業與追求過程中,不必強調什麼政治理念,隻能在對過去歲月的回憶中慢慢地品味……
上篇青春無畏
人世間所有的愛,最神聖的應當是母愛。母愛是一種無法用語言或筆墨表達出來的真愛,母親對兒女的所有的奉獻從來不圖回報。母愛又是一種與生俱來而且源於靈魂的摯愛,幾乎是所有私情無法比擬的博大的愛。因此,我們才把最偉大的事物比喻成母親。
方小平的母親是位普通的農村婦女,然而母親的賢惠、大度、大愛,不僅深深影響著自己的子女,也受到了全村人的敬重和愛戴。母親一生曆經坎坷,外公早逝,她與外婆相依為命。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在大掃蕩中燒毀了母親家的房屋和全部財產,外婆帶著母親在一座鄉村破廟中整整寄居了八年,是靠鄉親們救濟才活下來的。1965年3月24日方小平出生於湖南省嶽陽縣新開鄉方元村,那是父親的祖籍,母親出嫁後再也沒有離開過這個村莊。父親曾經是一名省建三公司的建築工人,在上世紀60年代國家經濟困難時期申請回鄉當了農民。父親在村裏當過多年的村幹部,也是很有威信的農村幹部。但是,從小時候起,方小平就覺得母親的影響甚至比當幹部的父親還要大些。母親會講許多曆史故事,故事中總是充滿愛國情感和正直做人的操守。母親的為人更為四鄉八裏稱道,給方小平印象更深。方家的房屋處於方元村的村口,恰巧在一條鄉路旁邊,凡是過路的人不論窮富,母親有求必應,一律熱情接待。飲水倒茶、弄菜做飯來招待過路人幾乎是經常的事。方小平還記得母親曾將流浪討飯的一家人接到家裏住了幾天,也像親人一樣款待。母親教育方小平要善待人生、善對他人,這種善良處世的理念影響至今。2005年母親去世時,來悼念的人絡繹不絕,最高時一天就有四、五百位鄉親,這足見母親在故鄉百姓中不同一般的地位。父親要求子女也很嚴格,首先是希望他們做一個正直的能憑自己本事吃飯的人。對於小兒子方小平,父母都十分疼愛,但對讀書學習又管教得特別緊,他們希望方小平長大後能像父親當年一樣到省裏當一名建築工人。嶽陽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方小平從未受過饑寒之苦,受父母影響卻一直有種自立自強的精神。他學習十分勤奮刻苦,雖然在村子裏讀完的小學和初中,高中時卻每年考試一次,一直從鄉辦中學、區中學一直考進了嶽陽三中。1982年參加高考,他報考的是廣西建築工程學校並於當年被錄取,終於實現了父母讓他當一名建築工人的願望。
在廣西建築工程學校攻讀3年,方小平學的是給排水專業,學校使用的是同濟大學的教材,雖然拿得是中專畢業文憑但是專業知識底子一點不差。1985年7月畢業,方小平被分配到湖南省嶽陽市自來水公司工作,是這家公司改革開放新時期接收的第一個給排水專業的畢業生。單位領導很重視年輕人才的使用,20歲的方小平到崗後便進了生產技術科,從事技術管理工作一幹就是5年。他參加過水廠技術改造、取水虹吸管道改造、輸水管道設計、過橋管道設計等多個項目的技術工作,並於1988年9月起在職就讀湖南大學工民建專業本科,最後取得了第二個專業的大學學曆。1990年5月被任命為營業安裝所副所長時,方小平隻有25歲,是自來水公司最年輕的中層幹部。1993年嶽陽市籌建日產40萬噸的第二水廠,方小平堅信機會隻給有準備的人,認為這是提高給排水和土建專業技術知識、能力的絕好機會,主動申請辭去副所長職務,到生產第一線參加新建二水廠工程建設。從1993年5月到1996年3月,方小平擔任嶽陽市第二水廠工程指揮部技術負責,從征地、工藝設計、地基處理到水廠建築、設備選型、設備安裝、工程預決算等各環節,他參加了一座大型水廠建設的全過程,在理論與實踐雙方麵得到巨大提高。水廠建成後,方小平曾擔任過一段副廠長,負責水廠生產技術、運營管理,直至1996年10月奉調去負責組建嶽陽市市政設計室。方小平1992年入的黨,1996年評聘的工民建專業工程師,作為市政設計室的負責人除了完成嶽陽市自來水管線改造設計、房建設計項目外,那時候就已經有能力完成一些市場項目。他主持設計的汨羅市氮肥廠日產5000噸水廠、君山油脂廠日產3000噸水廠等工程項目,都曾優質順利完工。如果命運沒把方小平和非洲聯在一起,他肯定是嶽陽市一位優秀的給排水、工民建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