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想到民族和國家的存亡,曆代王朝的興衰,其實大抵也離不開“兩水”的治理。何謂“兩水”?一為“自然之水”,一為“財富之水”。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於“大禹治水”。“大禹治水”所以能夠成功,那是因為他比他的前人更深刻地了解到——對於水你不能一味地限製它,約束它,而應該“因勢利導”,給它提供一個可供釋放和流動的環境。後來的統治者唐太宗和他的賢臣們從這裏得到啟發,於是提出“治民若治水”。然而,我不知道李世民和他的賢臣們有沒有仔細想過,若以民為水,財富之“水”則又肯定是“活民”之水,焉能不優先治理?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偏偏古今中外每一個王朝的興起,從王室或皇室開始,總不忘先是“造神”,接下來則以“君權神授”,“奉天承運”的名義,從下層人民手中巧取豪奪,囤積財富,往山上“堆水”。可是,水怎麼可能長期“堆”下去,並囤積居奇呢?它的性質本就是要向下流的啊。老子曾在《道德經》中說過,“人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也就是說,“人道”總是讓“富的越富,窮的越窮”,總是將財富之“水”不斷地往山頂的“水庫”裏“堆”,但“堆”到一定的時候,“天道”便會發揮鍬鎬的功用,挖掘開堤壩,讓“堆積”起來的財富之“水”奔湧而出,重新流回社會的低窪之處。於是,反映在曆史的鏡麵上,便是一個又一個王朝殫精竭慮聚斂起來的財富,終於又在農民起義或者外族侵略的硝煙烽火中重新加以分配了。從這個意義上,一部人類的曆史,其實也可以看作是在“天道”和“人道”的相互作用和交替支配下,不斷地將財富之“水”從低窪之處一點點收攏、聚集並堆積起來,弄得滿世界一片“旱象”,終於又“潰壩”或“決堤”四溢出去的曆史。
這啟發我想到天地間其實還有著一位能融“天道”“人道”於一體的超級“理財大師”,這位“大師”雖自亙古以來一直默默無語,但其所作所為卻正是世間所有懷抱著“發財”夢想的人們(包括企業家、金融家、當政者們)的“資治通鑒”。
——這“大師”便是大海。
大海寬廣、浩渺、博大、深邃,無時無刻不在蒸發和揮發著自己,讓自身的一部分化成雲霧聚攏在天空間,又時不時凝成雨雪冰霜滋潤大地,涵養萬物,然後再通過江河湖泊源源不斷地流回自己的懷抱。故大海雖時時蒸發而不見其少,雖日日回收亦不見其多。但這過程便是“放手如來”的最好體現,這境界便是“利他利己”的最佳展示,這精神便是“慈悲喜舍”的最貼切注釋。台灣有一位佛教高僧星雲大師曾有一句名言,叫作“不會散財就不會聚財”。真是一語中的。凡為財,其實總是要散的,不是以這樣的方式便是以那樣的方式來散,就像水不是以這樣的方式便是以那樣的方式來流動和蒸發一樣。但自覺地“散”和被迫地“散”,所結出的因緣的果實卻是大不一樣的。自覺地“散財”,結下的必定是眾多的“人緣”,而我們知道,“人緣”其實正是“財源”。上海有一位企業家兼慈善家孫先生曾對我說過這樣的話:“人的能力有大小,聚斂的財富也有多寡,但你最好能拿出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捐贈出去,因為那部分財富本質上並不屬於你。你不捐出去,它也會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從你的手中流出去的。”他這話聽起來似乎有些玄,反映出的卻是一種大海“自度度人”“自覺覺他”的“大乘”精神。這也讓我聯想起美國人對於財富的態度。印象最深的是美國人的稅務製度,通常收入越高,捐稅越多,年薪十萬以上的白領,繳稅會達百分之四十左右。同時,政府也鼓勵捐款,明文捐款可以抵稅。因此,社會長期形成慈善捐助意識,包括哈佛在內的一大批名牌大學基本上都是靠民間捐款來維持和運作的。當然,稅收以及慈善捐款的很大一部分通常還用來幫助社會的“弱勢群體”,以便財富之“水”得以及時流向社會的最低處,從而保障社會的穩定。美國人的立國精神鼓勵人們去創造財富,但從法律的層麵也不斷地采取措施限製或防止社會的財富過度集中在個別人、個別企業或個別集團手裏。反壟斷法和反托拉斯法的推出,就反映出這樣一種精神。從這個意義上,美國人在治理財富之“水”方麵,還是有些特別的心得的,甚至還可以說基本上做到了“順天應道”。但我有時又懷疑:美國人作為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員,在處理自己和別國尤其是窮國的財富分配關係時,是否也保持了這樣的睿智呢?常言道:“小河有水,大河不幹”,當世界經濟連成一體,全球化讓地球變成一個“村莊”時,如果還有國家試圖以強淩弱,從政治、軍事、經濟和技術各個層麵瘋狂地攫取別國的財富和資源,相信不僅會傷害到別國的利益,同時被削弱的還有這個國家的整體政治實力和經濟實力。即便是超級大國如美國者,也不可以依恃全世界的石油日漸枯竭,自家豐富的石油資源尚未開采,就可以在石油危機到來之時高枕無憂,就可以笑眼相看別國的汽車和坦克都成了一堆廢鐵,而自家的田間和高速公路上卻馬達轟鳴,車水馬龍;也不能指望金融危機到來時,可以依恃自己超強的軍事實力阻止美元貶值,大公司破產,市場信心下滑。曆史上有過太多的軍事實力十分強悍、經濟上更是富得流油的王朝,若羅馬,若波斯,若拜占庭等帝國,曾幾何時還不是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