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農業與農民文化 (10)(3 / 3)

《晉書·武元楊皇後傳》載:晉武帝“博選良家以充後宮,先下書禁天下嫁娶,使宦者使使車,給騶騎,馳傳州郡。……名家盛族子女多敗衣瘁貌以避之”。這個晉武帝太不像話,我說中國天子乃天字第一號流氓,一點也沒誇張。皇上要選媳婦了,民間就得禁嫁娶,說句不好聽的,皇上一摻乎,民間男人娶到手的媳婦兒,便都是皇上那天字第一號流氓選剩下的。為什麼中國農民都特別向往皇帝那屁股下的寶座,天下女人任我挑,當是一味最大的誘惑。更恐怖的是,民間女人為了不跳那流氓窩,自己作踐自己,把自己打扮得盡可能的醜陋些。這一點,倒有點類似小日本進中國後,民間女人往自己臉上抹泥灰、煤水,甚至抹小孩屎尿的,這一點我母親親眼見過,那時候她還小,但是真切地記住了這一幕。這樣說來,中國皇帝倒跟那小日本一樣了。

《後漢書·桓帝鄧皇後紀》載:漢桓帝“多內幸,博采宮女至五六千人”。漢家皇帝的威風盡在此中了。在這方麵,突破紀錄的,當是唐玄宗,史載:開元、天寶年間“宮嬪大率至四萬”。怪不得“白頭宮女說玄宗”呢,四萬宮女,可夠皇上忙乎的!

罰婚

罰婚是針對犯人及其家屬而采取的懲罰措施。罪犯被判刑之後,其妻女即被充公。方式有二:一是罰配給別人,比如邊關軍卒。古代軍人比較慘,找不到媳婦。無奈,政府隻好動用權力慰軍,一般人家的妻女不好動用,隻好動用犯人妻女了,把她們分配給邊關軍人,這是政府性慰軍。第二種方式就是把犯人家屬及其後代納入賤民之列。所謂的賤民,是相對良民而言的。小日本進中國,“你的大大的良民”,乃是很中國特色的一句話。如果不是良民,那麼,就無權與良民通婚,隻好找相同檔次的賤民,賤上加賤,有點類似於“黑五類”,黑上加黑,總之,係統內部消化,黑賤自成親家。

贈賜婚

贈賜婚有三項:贈婚、賜婚、指腹婚。所謂的贈婚,是指家長、族長或權勢者,把自己手中控製的女人作為禮物贈給自己所親近的人。比如,孔家老二就把自己的女兒贈給了自己的學生公冶長,還將哥哥的女兒贈給了南容,你看這老師當得多好。怪不得學生都尊敬他呢。至於賜婚,則是指帝王將相或匪頭賊首把自己手中的女人當作獎品送給自己喜歡的人。賜婚在古代社會很平常,史載“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嬙字昭君賜單於”。元帝把自己的女人賜給少數民族兄弟,真正做到了漢匈一家。至於把真公主假公主賜給少數民族兄弟的,更多了。細君,解憂,文成,金成,多了去了。這些鏡頭,我們在影視裏也能看見,電視《還珠格格》裏就有,皇帝一高興,指誰就誰。更可笑的是,匪首也有這種權限,比如宋江就慷慨地把英武美麗的扈三娘賜給了自己的手下——矮腳虎王英,也不知宋江這老小子憑的是什麼。至於“指腹婚”,在民間更為流行。兩個男人是哥們兒,一喝酒,就拿老婆肚裏的孩子作了交情。看來中國男人都先天地具有帝王或匪首氣概,動不動拿別人的婚姻當作自己的兒戲。無權支配別人,好歹有自己的兒女供自己瀟灑一下。

【三】聘娶婚

聘娶婚,是指男子以財物作聘禮而娶妻,女子因聘禮而出嫁。《禮記·曲禮》說:非受幣,不交不親。意思是說,沒有“幣”作為聘禮,男方是不能與女方交親的。聘禮這一關,皇帝也不能免,《漢宮儀》載:皇帝聘皇後,黃金萬斤。漢末,平帝娶王莽女為後,有司私自給這小姑娘漲了價,奏請給黃金二萬斤。給人的印象,皇家婚姻頗像一樁大買賣,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長期以來,民間社會最流行的婚姻形式當是聘娶婚,直到如今,鄉下婚姻裏還保留有聘娶婚的諸多特征。但是。聘娶婚一直受到人們的攻擊,其受人攻擊乃是由於它自身的兩個特征:

聘娶婚的實質乃是父母包辦婚姻

既然父母包辦,那麼父母在這場婚姻中,可能不去考慮子女的愛情、性格與審美取向,考慮更多的當是雙方家庭的利害關係甚至是自己的審美口味。比如張學良的第一任夫人於風至,最開始即是由張作霖那老家夥相中並作主為兒子訂下的,當時張學良還有點不樂意,可老賊說了:這第一個由我定,餘下的你愛誰誰。張學良後來能落個大流氓的稱號,估計跟他父親的談判條件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