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浣溪沙
正道滄桑
紅碧早春綻放時,
寒冬賞豔止身離。
溫暖豈敢度閑日。
愛美之心今古有,
取其有道往來知。
人間正道更傳奇。
注釋:《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於若耶溪,故又名《浣沙溪》。上下片三個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兩體。
紅碧:碧桃花。
綻放:綻,裂也,形容花開時由花蕾花瓣緊閉到展開的樣子。古有“綻蕊”,與“綻放”相近。用於笑容,生命等處當是引申義。
賞:因愛好某種東西而觀看。
豔:色彩鮮明。
豈敢:怎麼敢;不敢。表示謙遜或譏諷的意思。
背景:國人種桃賞桃已有數千年的曆史。《詩經·周南》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句子。最受文人墨客賞識的桃花有兩類,一是碧桃,另為人麵桃。《正道滄桑》借觀賞紅碧桃抒發“愛美之心人皆有,取之有道為正道”的君子情懷。
長相思
行夢
新水流,
舊水流。
流到村前小河休,
未能止住愁。
新夢行,
舊夢行。
行到村中樹下停,
不能止夢生。
注釋:《長相思》是詞牌名。雙調三十六字,前後闋格式相同,各三平韻,一疊韻,一韻到底。
村:指家鄉。
夢:是一種主體經驗,是人在睡眠時產生想象的影像、聲音、思考或感覺,通常是非自願的。也有解釋是人的意識突顯。這裏指思念家鄉的夢。
背景:1990年,供職於國防科工委訓練基地專業教研室。由於春節放假時間較短,加之路途遙遠,不能回鄉與家人團聚過節,不免產生對家鄉的思念。值此舉國同慶萬家團圓的時刻,心頭百感交織,故作小詞以解鄉愁。
歸自謠
洞外天
山頂望,
座座營盤依水傍。
置身洞外心神往。
蹉跎歲月何須悵,
山峰上,
情牽洞內書聲朗。
注釋:《歸自謠》古詞牌名,又名《風光子》、《思佳客》。據馬令《南唐書》卷二十一所引改為《歸國謠》。雙調三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句三仄韻。
營盤:這裏指國防科工委訓練基地的司、政、後所在地。
洞:大石洞,是國防科工委訓練基地的司、政、後所在地的簡稱。
蹉跎:把時光白耽誤過去。
背景:1990年5月,由國防科工委訓練基地的專業教研室調任基地子女學校工作。子女學校所處的位置在基地司政後駐地外圍的山上,站在子女學校的校門口,整個基地盡入眼簾。《洞外天》表達了轉換工作崗位時的複雜心境。
眼兒媚
秋愁
梧葉風竹弄秋聲,
巷月洗孤清。
銀箏夜久,
牽牛織女,
何時逢迎?
故園萬裏悲秋事,
蟋蟀亂嘶鳴。
未央星夜,
思愁幾縷,
相望雲行。
注釋:《眼兒媚》,又名《秋波媚》。雙調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
孤清:孤高而清淨。唐張九齡《感遇》詩之二:“幽林歸獨臥,滯慮洗孤清。”明袁宏道《和王以明山居韻》詩:“撥卻閑生事,孤清亦可風。”梅三子《小重山·祭麝香百合》詞:“愁如月,雙淚憶孤清。”
銀箏:用銀裝飾的箏或用銀字表示音調高低的箏。
未央:原有未半、不遠、未盡等含義。至漢代修建未央宮,未央一詞也常用於指代宮殿。《詩·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朱熹集傳:“央,中也。”
背景:1992年在訓練基地子女學校工作,當時夫妻過著兩地分居的生活。通過《秋愁》表達了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和向往夫妻團聚之情。
搗練子
送君行
秋午後,
雨濛濛,
對岸寒砧響遠聲。
何故雨天勤搗弄,
送君明早返軍營。
注釋:《搗練子》,詞牌名。又被稱作《搗練子令》、《深院月》。單調,二十七字,三平韻。
砧:搗衣石。
搗: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