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韻人生6(2 / 2)

弄搗:這裏指洗衣。

背景:這是一首記述妻子送夫君返軍營的詞。1993年秋,約回鄉探親戰友一同返回部隊時見此一幕:戰友的妻子正在為夫君洗衣準備行裝。此情此景觸動心扉,然同命人思緒漣漪。“你在家鄉耕耘著農田,我在保衛祖國的邊疆。”也想借助這首詞,讚美眾多軍嫂舍去小我,顧全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

江城子

月夜憂傷

初春貧舍夜淒涼。

守空房,

斷肝腸。

離別生死,

惟有淚千行。

回首二十餘載事,

明月夜,

更憂傷。

注釋:《江城子》又名《村意遠》。詞牌名,雙調三十五字,五平韻。

貧舍:這裏指家鄉的住所。

二十餘載事:這裏指四弟廣文人生的二十一年所經曆的事。

背景:1994年春天,四弟廣文遭遇車禍。在出事的第二十五天,回到山東老家。《月夜憂傷》描寫自己悲傷之情,表達懷念四弟之感。

南歌子

湘情記憶

雨冷湘江靜,

微風弄澀情。

人潮湧動愛晚亭。

恰似同學少年語聆聽。

嶽麓清風秀,

儒仁佛寺靈。

豪傑誌士議國興。

真理尋求重重向前行。

注釋:《南歌子》詞牌名,又名《南柯子》、《春宵曲》、《風蝶令》、《望秦川》、《水晶簾》、《碧窗夢》、《十愛詞》、《恨春宵》。《金奩集》入“仙呂宮”,廿六字,三平韻。例用對句起。宋詞常用雙調。

愛晚亭:位於湖南省嶽麓山下清風峽中,始建於1792年,名字來源於杜牧的《山行》。與醉翁亭、西湖湖心亭、陶然亭並稱中國四大名亭,是革命活動勝地,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亭形為重簷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飛翹,自遠處觀之似淩空欲飛狀。內為丹漆圓柱,外簷四石柱為花崗岩,亭中彩繪藻井,東西兩麵亭欞懸以紅底鎏金“愛晚亭”額,是由當時的湖南大學校長李達專函請毛澤東所書手跡而製。

恰似同學少年:出自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長沙》,這首詞是毛澤東於1925年秋離開故鄉韶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途經長沙,重遊橘子洲,感慨萬千而寫下的名篇。“恰同學少年”意指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

嶽麓:指嶽麓山。

清風:指清風峽。

背景:1994年冬天,陪同昆明市盤龍區教委的同仁,到湖南長沙國防科技大學附中,組織基地在此校就讀高中的學生會考,工作之餘參觀遊覽湖南名勝古跡。《湘情記憶》是作者遊覽“愛晚亭”感受的記述。長沙的冬天,飄著蒙蒙細雨,微風吹動,使人覺得湖南的冬天別有一番情趣。隨著人流,登上嶽麓山,了解嶽麓文化,欣賞湘江的寧靜,陶醉在湘情之中。當看到“愛晚亭”三個字時,毛澤東的“恰似同學少年”縈繞在耳邊,仿佛看到毛澤東、蔡和森等在嶽麓追求革命真理的足跡。

眼兒媚

春思

蝶舞鶯啼弄花羞,

楊柳掛新愁。

梨林飛雪,

碎紅落地,

一半春休。

故園往事多思緒,

歸夢繞簾樓。

村中溪水,

校園亭畔,

小院高秋。

注釋:《眼兒媚》,又名《秋波媚》。雙調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

背景:1995年春天,即愛人隨軍一年之際,二人漫步於軍營的春光裏,回憶起家鄉的農舍、校園、果園、小溪及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心情無比舒暢,同時引起了對家鄉濃濃的思念。

搗練子

月夜

深院月,

小樓空,

井畔砧音震耳聾。

欲將搗衣紓想念,

勁風迎麵淚同生。

注釋:《搗練子》,詞牌名。又被稱作《搗練子令》、《深院月》。單調,二十七字,三平韻。

井:這裏指院中的水井。

紓:緩和,解除。

砧:搗衣石。搗:砸。

搗衣:這裏指洗衣。

勁風:這裏指寒風。

背景:這是描寫月夜婦女洗衣托思念的情景。作為軍人,經常聽到戰友講起兩地分居的妻子在家生活的情況,故有此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