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鶴知辭爾(1 / 2)

至於巡察何方,永樂侯杭豫與兒子杭之溪商討後,就揣著折子匆匆入宮。

經主簿孫愚引導,到文德殿覲見聖上章鶴知。

途徑超然亭,見燈火月明,雙鶴展翼,鳴聲於天,杭豫心起擂鼓。

古人言,為君者,清遠閑放如鶴,猶不得好,好則亡國。

這位少年皇帝以鶴為鑒,今非昔比,不可小覷。

孫愚見杭豫沒有跟上,折返回來提醒:“侯爺,聖上還在等您。”

“聖上設燕朝,勤勉至霞雲消弭,當為國之表率。” 杭豫從超然台收回視線,迎上孫愚,語露讚賞。

杭豫是典型的牆頭草,算起來是岐王一派,這風勢該是要調轉方向,棄暗投明。

孫愚向來謹言慎行,心裏掂量,嘴上卻不作評價,隻是調轉話頭:“前麵就是文德殿,侯爺請便。”

繞過紫檀木邊鑲玉石圍屏,殿內被十盞碧玉製海晏河清燈照亮。

杭豫開始看清這位年輕的聖上,算來也不過二十四歲,兩年的時間,除了禦史台和戶部,全部已被他掌控。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力挽狂瀾,大體如此。

章鶴知端坐在紫檀嵌玉寶座上,綬藍常服襯得他越發冷峻穩重。

偏偏這張臉上的五官又甚是精致,劍眉構一屏峰嶺,丹鳳眼映萬重繒彩,天空淡去的數點霽霞躍然眼前。

明晃晃的霞照千林圖,他若參評五陵公子,哪有溪兒獨占鼇頭的份。

“杭侯爺深夜找朕,可是拿定巡察的主意了?”章鶴知聽他行禮,抬眸直入主題,不怒自威。

“臣之拙見,供聖上明鑒。”孫愚呈上折子後,在紫檀雕花扶手椅落座。

章鶴知接過折子擱在一旁,審視著這位年過五十卻保養甚好的老侯爺:“杭侯爺既已來,便詳細說說。”

“戶部乃新政實施重要部門,事關百姓福祉、國祚綿延,當為巡察之首。”

來之前,杭之溪已為杭豫準備說辭,現下不過照搬出來。

這些章鶴知心知肚明,虧得他生了一個文武雙全的好兒子,不然祭劍之人必然有他。

“去歲剛查,今歲又查,無非又是相同的結果。”章鶴知自是不滿這種太冠冕堂皇的說辭,將利害道明:“人言可畏,免不得有徒勞無益之論甚囂塵上。”

這一層問題,溪兒早有研判,杭豫將話往深推進一步:“巡察自有巡察之範,每一巡的標準不同、人不同,自然結果不同,產生的效益截然不同。”

“杭侯爺此言何意?” 章鶴知大致已清楚,還是明知故問。

“所謂物極必反,禦史台各司有新人,不妨讓新人成一組,泉頭活水洗得更淨。”

“此舉倒是別致。” 章鶴知似也看到他的誠意,眼前折射的確是另一個人的風采,索性徹底清靜:“天色不早,改日再請教杭侯爺。”

杭豫走後,從內室走出一個白衣公子,輕搖羽扇,風流自生。

“這招損,看似毛頭小孩,藏著兩名大將,才不外露的小世子杭之溪,還有隱名歸來的蕭台。”

一言道出章鶴知所想的是曇睿,也隻有他在此處來去自由,說完就提著一個方凳坐在章鶴知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