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光掃過牆上的蔦蘿,白色的星形小花帶著點點暈黃,寒露不寒,小築增暖。
蕭辭爾站在二樓窗邊,麵上煥發著新生的喜氣,想來今日重回禦史台定然順利。
端著早點進來的梅時雨,打量著蕭辭爾身上的白藍藤紋窄袖錦袍,讚不絕口:“也隻有先皇後這般玲瓏剔透的人,會想著用白藍二色繡製女子官服。”
蕭辭爾深以為然,剛移步桌前,梅時雨就湊過來問:“曾經也是著日月紋的官,如今換成藤紋,有何感?”
在臻國,官服的紋路代表官階,一品是祥雲紋,二品是日月紋,三品是樟木紋,四品是海棠紋,五品是連翹紋,六品是草紋,七品是藤紋。
紋路指示官階,同樣也代表能力。
“總比無紋好。” 蕭辭爾漫不經心地回了一句,吃早點時突然想起一事,交待道:“永嘉小築還是要辦起來,你今日去城裏轉轉,找個妥帖的地方。”
“放心,此事交給我,穩穩的。”
禦史台在長寧街,從退思小築到禦史台,走小路,就隔著一座煙雨橋。
蕭辭爾拿著上任文書,約莫走了半炷香,就看到禦史台的金字招牌。
往事如潮,眼前突然就冒出來一個陌生人打招呼:“蕭台。”
看來是從前認識她的人,蕭辭爾錯愕地看著他,並未回應。
隻聽他解釋道:“我是永樂侯世子杭之溪,景和三年您曾在集英院講過課,有幸聽過一次,終身難忘。”
蕭辭爾朝他拱手:“原來是杭世子,我是糾劾司司務蕭辭爾,並非您口中的前禦史台台長。”
不是蕭台?可這長相一模一樣。
也是,眾所周知,蕭台早已殞命棠林。
杭之溪看過來的眼神有些惋惜:“許是我認錯人,也無礙,就憑你這長相,往後在陵安,我罩著你。”
“謝過杭世子。”蕭辭爾瞧著他那黑紅藤紋窄袖錦袍,鴉青頭發由銀冠高束,好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隨即試探道:“聽一堂課,選擇來禦史台,會不會有些虧?”
“我本無拘無束,入禦史台是最好涵養浩然正氣的地方。” 杭之溪雙眸含笑,說著最普通不過的由頭。
“也是離閻王殿最近的地方。”蕭辭爾想起最近兩年曾有一人因糾劾有誤被誅,接上他的話。
杭之溪可不是能被輕易唬住的人,反問道:“蕭司務為何要來?”
“糾劾無非是這裏看看,那裏瞧瞧,姑娘家還不是求個清閑。” 蕭辭爾一句話搪塞過去,掃過一旁的日晷:“快應巳,杭世子,我們回見。”
杭之溪默契般止言,兩人進入禦史台,兀自去文移司領取姓名牌去報到。
禦史台下設六司,皆是顧名思義。
糾劾司對不公不法之言行予以糾正和彈劾。
理刑司監督大案要案的審理。
巡察司對六部四院五年一巡。
督方司督導和巡察陵安城、屬城、聲城、風城、笛城、離城、亭城、宛城、郡城、向城、瀟城、湘城、蘊城十三城地方軍政。
探信司收集各方情報予以核實校準。
文移司負責禦史台行政事務。
縱然蕭辭爾對禦史台了如指掌,依舊由人引著前往糾劾司。
糾劾司所在高樹環繞,屋內寬敞明亮,乍一見總覺得是飛龍所隱之地。
除司長東側獨間,其餘一都事兩司務,按三組靠窗坐西側、南側、北側。
蕭辭爾初來乍到,環顧四周都在忙活,瞧見北側還空著一個位置,心下了然。
她無聲無息安坐在中間招待區,拿著朝廷的邸報打發時間。
想起適才一路,心裏多少有些黯然,她一手打造的禦史台一朝回到就任前。
禦史台台長通常三年一換,能連任的少之又少,狼狽下台的幾乎沒有。
那就讓朱瞬做這個狼狽下台的第一人。
既然重回,總得給岐王章岐亭送件大禮。
沉思之際,從背後傳來刺耳的聲音:“瞧著你無事,不妨幫我去文移司送份文件。”
聞言,蕭辭爾沒有去接,緩緩側身看向他。
原也是個藤紋,身型略胖,看樣子不過是想把舊日的苦掙回來的主。
入職法則第一條,職責未定不幫忙,職責初定不隨意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