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至2002年4月,在中衛縣文化中心工作,任主任、黨總支書記。楊瓊程曾任黨總支書記,副主任為胡玉德。組建成立中衛縣秦腔劇團,開發建設中衛縣電影公司並建成中影酒店,運用市場經濟理念發展文化產業。所在單位被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評為“全區文化工作先進集體”。
2002年4月至2004年2月,在中衛縣文化體育局工作,任局長、黨總支書記。胡玉德、劉劍寧為副局長。組建成立中衛縣書畫院。負責拆除舊有公共文化體育基礎設施並實施異地遷建,合作建成中衛文化廣場、體育廣場。被自治區黨委、政府授予“全區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4年2月至2004年9月,在中衛市文化體育局工作。祖惠才先後任籌備組組長、局長。因撤縣設市以俟安排,享受行政正科級待遇。健全完善了中衛市社會文化體育組織和管理服務機製。
2004年9月至2006年3月,在中衛市政協工作,任副秘書長、辦公室副主任、機關黨總支部副書記。王有才任主席。曆經俞學軍、劉學錄兩任秘書長。
2006年3月至2007年7月,在中衛市教育局工作,任副局長、黨委委員。楊文剛為局長。完成新建中衛第一中學、中衛第六小學項目工程並實現整體搬遷,開工建設中衛中學新校區。
2007年7月至2009年5月,在中衛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工作,任主席、黨支部書記,寧夏文聯委員。麥振江為副主席。主編《沙坡頭》文學藝術期刊,編纂出版《中衛民俗文化經典》(著作)、《魅力新中衛》(係列叢書)、《中衛在騰飛》(畫冊)、《新歌唱中衛》(音像專輯)。協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董玲組織完成大型花兒風情歌舞劇《回鄉婚禮》劇本創作。被評為“全區文學藝術工作先進個人”。父親於2008年11月10日故世。
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在中衛市文化體育廣播電影電視局(新聞出版局、版權局)工作,任局長、黨委委員。白軍利為局黨委書記,黑富宏、胡玉德、田應福為副局長。在任期間,建成中衛市體育館,開工建設了中衛市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負責完成部門機構改革,形成文化體育、廣播電視電影、新聞出版、文化市場稽查“四位一體”大部門行政建製。協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秀嵐組織完成大型花兒風情歌舞劇《回鄉婚禮》編排並成功搬上舞台。出版發行《家鄉的花兒》音樂光盤。2010年6月因身體不適,主動請辭並得以轉任。女兒範敏加入中國共產黨,被評定為優秀畢業生,於2009年7月西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分別於中衛市財政局、銀川大學、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供職。
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中衛市教育局工作,任黨委書記。葛生玉為局長,茹小俠、王自強、李春鎖、鞏中升為副局長,邵東安為教育督導室主任,趙文勝為紀委書記。完成本係統黨組織關係上收劃轉任務,並組建了局黨委領導下的黨總支、黨支部、功能黨小組組織體係,率先在全區實現了黨的組織對地方教育單位的全覆蓋。所在單位被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評為“全區黨務工作先進單位”、被自治區教育黨工委授予“全區創先爭優先進集體”榮譽。
2011年7月至今,在中共中衛市委黨校工作,任常務副校長、黨支部書記。周建武、俞斌曾任副校長,現任副校長為宋兆瑤、高明文。作為單位法人,在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長、黨校校長張舉領導下主持全麵工作。負責建成市委黨校新校區並實現整體搬遷,實現內部科室構建、擴編增員、條件裝備、園區綠化目標,探索建立新的運行機製,形成本地黨校事業科學發展基礎。2011年9月於中央黨校“全國地市州盟黨校常務副校長培訓班”結業,12月應邀出訪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考察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母親於2012年5月11日作古。2013年6月21日至28日譚學榮先生蒞臨,敬呈黃河文字奇石“壽”為念。出版《中衛文化縱橫》專著。